新华网 > > 正文

难民潮撕裂德国社会

2015年10月24日 08:08:14 来源: 光明日报

  随着数以万计的各国难民获准入境,德国总理默克尔被奉为“大救星”和“安格拉母亲”。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德国各地方政府纷纷表示,他们已无力接待如此多的难民,在接纳难民问题上德国面临着政党分道扬镳、社会分裂的危险。

  难民问题正在分裂着执政联盟的内部团结,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默克尔改变政策。22日,德国北威州215名县市负责人集体签名写信给默克尔,要求她采取措施限制难民数量。从今年9月到现在,已有1528名基民盟党员由于不满默克尔难民政策宣布退党。基社盟是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姊妹党,该党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费尔公开与默克尔叫板,他宣称,联邦政府敞开大门允许难民大量进入德国,侵犯了德国各州的权利。如果联邦政府继续这么做,巴伐利亚州保留自己采取与情况相应措施的权利。他还威胁说,将向联邦宪法法院提出起诉,指控联邦政府在难民危机上的做法危及了“州一级政府的自主行动能力”。

  与默克尔联合执政的社民党对现行政策也不完全认同。德国副总理、社民党主席加布里尔表示,德国2015年将接纳100多万难民,这种难民政策“缺乏节制”,难以为继。社民党成员、莱茵普法尔茨州州长德莱尔要求默克尔,就如何限制难民潮给出一个合理答案并拿出具体行动。

  德国民众对难民的立场明显两极分化。一方面,许多德国民众积极向难民捐钱捐物,承担志愿者义务为难民提供帮助,在火车站欢迎初来乍到的难民,甚至腾出自家的房子安置难民。另一方面由于德国社会资源不断被难民挤占,社会治安和族群问题日渐突出,很多老百姓怨声载道。在德国社交网站上,仇视的言论铺天盖地,文字充满了火药味,人身攻击更是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处于这场风暴中心的是默克尔,近来常被扣上“人民的叛徒”的帽子。

  原本声势渐衰的Pegida运动(“爱国欧洲人反对西方伊斯兰化运动”的简称)又有抬头之势。本月19日,参加该组织游行示威的民众达到2万多人。与会者高呼“遣返、遣返(指难民)”“我们是人民”以及“默克尔必须下台”等口号。同时,德国的排外事件激增,至今为止,针对难民安置中心的纵火、攻击事件高达500起。本月17日,正在竞选科隆市长的候选人雷克尔因积极进行难民安置工作,遭遇残忍刀袭,身负重伤。这一刺杀事件成为全德社会极端化的高潮。据德国内政部的消息,今年已经发生的多起排外纵火案中,部分案件并非出自极右翼势力,而是来自没有犯罪前科的普通人。袭击难民行为也许并不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活动,而且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没有哪个联邦州迄今还没有发生过纵火袭击难民住宅的事件。

  德国之声电台的一篇评论说,德国民众似乎还没有明白,2015年的秋季为他们带来了怎样的挑战。挑战不仅来自安置大量外来人口并使他们融入社会,更在于德国社会如何捍卫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威胁不是首先来自臆想中的极端伊斯兰移民,而是来自德国内部那些藐视民主和自由的人士,来自社会中间。

  (本报柏林10月23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纠错】 [责任编辑: 余申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835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