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瞩目66年来中国发展成就
新华网北京10月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金秋十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国庆。66年来风云变幻,日新月异。对内改善本国人民生活水平,对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不断发展的中国作用愈加凸显,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变化:翻天覆地
美国肯塔基州施万克律师事务所律师朱迪·施万克对中国66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触颇深。她说:“我去过中国很多次,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991年,现在与当时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自己目睹了中国这么多的积极变化。”
美国马里兰州副州务卿路易斯·博伦达说:“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经济发电厂’。中国城市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我的许多朋友到过中国,他们看到那里商业繁荣,有着美国都没有的巨大工厂。”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诺沃肖洛夫说,他曾多次前往中国,中国的大城市完全可以与欧洲城市相媲美。“我能从中体会到中国这些年来巨大的发展,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科学水平抑或是人们文化程度的发展。几十年来,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逸山说,建国66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非常了不起。中国从当时四分之三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是非常巨大的成就。
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主席祖尔基弗利·哈桑说,他不久前刚刚访问了中国,惊讶地发现,中国已经发展得非常先进了。“我1984年访华时,中国和印尼的发展水平相当。但是现在,中国进步巨大,印尼已经不可与中国同日而语了。”哈桑说,现在的中国人,不仅思想上先进,行动上也同样先进,这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
成果:惠及全球
尼日利亚最大的智囊机构——尼日利亚对外关系研究院中国问题专家乌比说:“审视中国66年来的进程可以发现,中国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成绩是在中国人民政府的承诺和指导下取得的。今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方面,中国正在呈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其发展的脉搏可以让全世界都感觉得到。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在非洲地区,更能感受到这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一直致力于和平崛起,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墨西哥首任驻华大使安吉亚诺说:“我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两度担任墨西哥驻华大使,成为中国在世界上崛起的最重要阶段的历史见证人。中国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向外资敞开大门,经济蓬勃发展,面貌开始焕然一新。如今,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经济体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欣欣向荣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正义力量,也为拉美、为世界带来了发展机会。”
墨西哥《宏观经济》主编希门尼斯说:“66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任人欺凌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整个世界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不倚强凌弱,真诚待人,代表着和平和正义的形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给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的机会。中国越富强,世界经济发展就越稳定。”
埃及前驻华大使马哈茂德·阿拉姆说,过去66年,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收入大幅增加,这是世所罕见的成就,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汗水的结晶。如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积极参与各类政治、经济、安全、环保等领域的国际事务,给予发展中国家大量经济援助,充分担负起一个大国的责任。
芬兰议长洛赫拉表示,中国建国66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前芬兰与中国继续深化双边关系,是互利共赢的选择。洛赫拉说:“65年前,我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选择。”
印尼政治分析人士李卓辉说,建国66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李卓辉说,中国集中力量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在通过多种途径与机制造福其他国家和人民。中国的和平发展历程史无前例,与充满掠夺与殖民的西方发展史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新中国成立66年来对世界作出的最突出贡献”。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认为,中国为了使经济增长“更有质量”和“更有包容性”作出了很多努力,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增长。
拉法兰指出,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对其战略和结构进行了改革。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是强有力的。在新常态下,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将更和谐。
法国总理府国务秘书让-玛丽·勒甘表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执政以来,实施了新的重大改革政策。习近平主席是一个个性明显的领导人,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自己的看法,提出的一些政策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和威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参与记者:包雪琳、马岩、李骥志、张璇、夏晓、董翔、刘连祥、周檬、关建武、祁星、郑斌、张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