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日媒:乌克兰冲突使人们对“混合战争”兴趣重燃

2015年09月29日 23:57:17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9月29日报道日本外交学者网站9月23日刊登题为《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战争》的署名文章。作者为其助理编辑本杰明·戴维·贝克。文章称,乌克兰危机重新唤起世人对名为“混合战争”的概念的兴趣。人们对混合战争思考良多,但迄今为止这一概念出了名地难以定义。

似乎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定义是,混合战争是一种需要把不同种类的战争手段结合运用的战争。它首先需要混合部署常规部队和非常规部队,以供特定参与者实现其政治目标。此外,它还包括大范围运用情报、宣传和外交手段,以说服敌人投降。混合战争并非仅仅旨在控制一块领土,也并非旨在摧毁敌人的军力。根据约翰·J·麦丘恩上校的说法:

“混合冲突是既包括实体战争、也包括概念战争的全面战争:实体战争是对抗地方军队的战争,概念战争则是一场更宏观的战争,争夺的是对战区民众的控制以及他们的支持、来自干预国后方的支持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为了争取并稳定战区民众,干预力量必须立即重建或恢复安全、必不可少的服务、当地政府、自卫力量以及经济不可或缺的方方面面。”

文章称,俄罗斯在极为成功的克里米亚行动中高度遵循了这一模式,在顿巴斯采取的行动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这一模式。(在非正式场合,这一战略被冠以“格拉西莫夫主义”的绰号,因为退役俄军将领瓦列里·格拉西莫夫提出了该战略的一些关键内容。)乌克兰或许在近期重新勾起了人们对混合战争的兴趣,但是混合战争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理念还是和过去一样。蒙古人、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革命者以及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成员等各种参与者都曾经运用过人们如今表述为混合战争的战略和战术。

文章称,对中国、也就是所有亚洲人心心念念的这个崛起中大国而言,混合战争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其战略思想的核心。从许多方面讲,《孙子兵法》一书都详细阐释了混合战争概念的核心原则。对于某个正在研究俄罗斯如今在乌克兰采取的行动的人而言,《孙子兵法》对欺诈之道和情报的关注、对常规和非常规部队的混合运用、对击垮敌人战斗意志的强调都给人再熟悉不过的感觉。

文章称,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混合战争元素通常都是它与邻国冲突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通常会用基于如下“四种方法”的秘诀来对付“野蛮”的邻居。首先,应当通过“以蛮制蛮”的方法让别国之间保持分裂。这就必须利用蛮族“雇佣军”并结成战略同盟,以确保中国的游牧邻国之间保持分裂。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外交战”,也就是通过公共外交、扶持当地叛乱以及向国际机构施压的做法来使敌国丧失战斗力。其次,如果第一种方法没有奏效,就向外国领导人行贿或送礼,以说服他们不要进攻中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给予有利可图的贸易和援助协议——这是一种与“软实力”途径结合起来的经济战。第三,中国将构筑防御工事,以阻止外部攻击。最后,如果上面所有方法都失败了,就安排军事远征。

文章称,清王朝灭亡后,这“四种方法”的基本要素并未失效。如果历史可以给人任何启示的话,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战争将长期存在下去。(编译/冯雪)

资料图片:乌克兰基辅,乌克兰民众悼念基辅暴力冲突。

【纠错】 [责任编辑: 华夏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2121282807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