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旧金山华侨发起“一碗饭运动” 掀抗日浪潮

2015年08月18日 06:55:50 来源: 新华网

  【一个艺人的一碗饭】

  在《旧金山纪事报》1938年6月26日的整版图片报道的中央位置,有一张义演活动的照片。画面中,一个男子用扁担挑着孩子,用舞台语言描述着中国难民躲过日军屠杀、逃离战火的生活困境。

  扮演主角者,艺名“新靓就”,即著名演员关德兴。

  关德兴出生广州,少年习得少林功夫,后在香港从艺,曾出演百余部黄飞鸿系列影片。1932年,他在旧金山主演电影《歌女情潮》,创作了由中国导演和中国演员在美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影片。1937年后,关德兴在香港掀起艺人抗日浪潮,他捐出自己的轿车用于抗日救国宣传,并在香港、九龙进行巡回义演,所筹捐款共购买7架飞机用于抗战。

  1938年,关德兴前往旧金山募集抗战资金,他与旧金山侨领共同组建“三藩市救国总会”,专门负责抗日宣传,唤起美国民众对中国抗战的关注。除在“一碗饭运动”中义演外,关德兴还利用自己的武术才能延续“一碗饭”精神,在美国大中城市巡回义演,以“神鞭灭烛火”、“飞刀绝技”等进行募捐,共募得救护车7辆、寒衣32箱以及药品若干。

  同年底,关德兴因手头拮据而无法回国,但却决意不挪用一分善款。后由当地侨领支援,才买得船票。途经檀香山,他又进行抗战宣传,所募捐款可购买战机一架。回到香港后,他把善款和赈济物资悉数交给中国妇女救国会,时任会长何香凝后来赠予关德兴折扇一把,扇面上写有“爱国艺人,涓滴归公”。

  关德兴在旧金山所募捐款交付国内后,时任广东省主席李汉魂发电致谢,美国《世界日报》则刊登电报内容,以示关德兴的“涓滴归公”。

  1996年,关德兴垂暮之际在病榻上告诉友人:“我一生做人处事,但求问心无愧,应该做的,就尽力而为。自问我一生之中,最有意义的事是抗日救亡,身为炎黄子孙,绝不可以看到自己国家的灭亡。生命多姿多彩,自问不枉此生。”

  【漂洋过海的一碗饭】

  西方人以面包为主食。“一碗饭运动”以独特的角度,唤起一些西方人的好奇和关注,进而对中国的难民产生同情,对中国的抗战进行声援和支援。这场运动,不仅为中国抗日募得资金,更发挥了相当可观的国际统战作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意义。

  “一碗饭运动”在美国兴起后,南下南美洲,在古巴等地的华人中接力,后来又传到英国伦敦。1941年,宋庆龄在香港重新演绎“一碗饭”精神,号召香港各界资助抗战,救济同胞,一时间,香港民众纷纷认购饭券,吃“爱国饭”、“救国饭”。

  当时,宋庆龄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1938年在汉口成立,孔祥熙任理事长。协会的宗旨是把后方的人力、物力动员组织起来,发展工业生产,支持长期抗战。1939年,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国际委员会,负责为“工合”运动筹集资金。

  1941年8月1日,计划进行3天的香港“一碗饭运动”正式拉开帷幕。宋庆龄为整个运动亲笔题词:“日寇所至,骨肉流离,凡我同胞,其速互助!”

  史料记载,“一碗饭运动”发起当天,一只特制的大碗模型出现在街头,把活动引向了高潮。一大群人簇拥着这只“大碗”喊着“多买一碗饭,多救一个难民”的口号,穿过中环、西环、湾仔等闹市区,给本来就已是家喻户晓的“一碗饭运动”增添了气势;“爱国之门”、“光荣之门”、“欢迎来吃爱国饭”、“欢迎来吃救灾饭”等标语出现在香港酒家、餐厅,香港民众纷纷上街购买餐券,不少家庭举家出动去吃“爱国饭”、“救灾饭”,更有不少餐厅将活动持续到了当年的8月30日。

  对于“一碗饭运动”的意义,宋庆龄作了深入阐述:“‘一碗饭运动’是同情于我们抗战建国而发扬民主精神的表示。最初由华侨和美国的同情者发起,已经在美国普遍地举行了三次,伦敦方面也曾经举行过。今晚在香港首次举行,并承各友邦同情的友人们都来参加,这是何等有意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田颖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34128138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