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最高法院5月19日上午开庭审理针对前总理英拉的大米收购渎职案(简称“大米案”),英拉在法庭上坚称,自己是清白的。最高法院决定7月21日举行第二次听证会,继续审理此案。分析认为,案件审理可能持续数月,大米案除了将关系到英拉本人的命运外,还有可能牵动泰国政局,并且对新宪法的制定产生一定影响。
5月19日,泰国前总理英拉在泰国最高法院接受大米收购渎职案审理
“大米案”英拉首受审 560万保释 被禁出境
在19日的泰国最高法院对前总理英拉在大米收购计划中涉嫌渎职一案的庭审中,英拉坚称自己无罪,否认了对她的指控,指责对手对她进行政治迫害,以打压她的家族。
据报道,如果英拉被判有罪,可能面临最高10年的监禁。此次庭审,法院禁止英拉海外旅行,并要求英拉要按照法庭约定的日期上庭,不得缺席,期间保释金为30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560万元)。最高法院决定7月21日举行第二次听证会。
据泰国《星暹日报》5月20日消息称,英拉听法庭宣读控告词30分后,从法庭出来,对在法庭外为她打气的民众表示感谢。当天有约200名英拉的支持者出现在泰国法院外面。
5月19日,在泰国曼谷,泰国前总理英拉(中)出席大米收购案听证会后离开。
大米收购政策“压垮”美女前总理
泰国前总理英拉,资料图
备受争议的大米收购案,始于英拉上台之初。当时,英拉为了拉拢底层选民、兑现政治承诺,制定了以每吨1.5万泰铢、高于市场价一半左右的价格向稻农收购大米的惠农政策,原本意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2013年国际稻米价格大幅下降,同时邻国大米竞争力加强,泰国大米不再受欢迎,出口量直降。而此时,政府还在高价收购农民手上的大米,但又拿不出钱来支付,使得农民们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