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港澳 台湾 财经 法治 社会 纪检 体育 科技 军事 文娱 图片 视频 论坛 博客 微博

专访凌德权: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战略抉择和国策

来源 2015年03月13日 18:07:58 新华网

    新华网访谈之六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战略抉择和国策” ——专访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凌德权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凌德权日前接受新华网专访,就中国的周边政策和南海政策,以及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等问题回答了读者关心的问题。

    新华网:我们想请您谈谈中国的周边政策和南海政策。

    凌德权:我愿意就这个重要主题谈谈我的看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周边是我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2013年10月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2014年底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都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周边外交政策最简练的表述是“亲诚惠容”四个字。

    东南亚是我国“重中之重”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关于南海问题,李克强总理去年11月13日在第九届东亚峰会发表讲话,郑重阐明了中国政府的南海政策。我想引述如下:

    ——中国和东盟国家都需要和平稳定,任何冲突都不符合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意志是明确的,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也是坚定的。中国愿以商签此条约为契机,与更多地区国家探讨达成睦邻友好法律文件,推动实现东亚持久和平。

    ——南海形势总体是稳定的,航行自由和安全也是有保障的。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进海上务实合作,进行了密切有效的对话与沟通。我们明确了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即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我们同意积极开展磋商,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我们同意在各国海事部门间建立海上联合搜救热线平台,在外交部门间建立应对海上紧急事态高官热线。各方还在探讨建立南海沿岸国之间的各种交流合作机制。在寻求解决争议的过程中,中方倡议有关国家积极探讨共同开发,这也是管控分歧现实有效的办法。

    ——邻国是不能选择的,彼此长相往来,低头不见抬头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中国古训说“里仁为美”,只要我们始终秉持以诚相待、求同存异之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爬不过去的坡。

    中国领导人反复重申,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的战略抉择和国策。但是,世界上总是有些人一波又一波地生事给中国抹黑,编织“中国威胁”话题,吓唬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

    李克强总理在东亚峰会上宣布的南海政策,内涵十分丰富。落实到位,需要时间,需要相互理解,需要相互信任,实现良性互动。

    新华网:请您具体解读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

    凌德权:所谓“双轨思路”就是,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这是中国和东盟找到的南海问题解决之道。中方赞成并倡导“双轨思路”。

    中方之所以倡导“双轨思路”,一方面是因为,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协商谈判解决争议是最为有效和可行的方式,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也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中最重要的规定之一。另一方面,南海的和平稳定涉及到包括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内所有南海沿岸国的切身利益。双方有责任也有义务共同加以维护。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只要坚持“双轨思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完全可以既有效管控和妥善处理具体争议,又能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大局。

    南海争端是世界上最复杂、涉及面最多的国际争议之一。我想,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划界的办法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可能需要后代人的聪明和智慧,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双轨思路”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在第一次访谈中,我详细引述了小平同志关于南海问题的论述。我要特别指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共同发展”的构想,是小平同志他老人家“思考多年”后提出的,可以与他“一国两制”的构想相提并论。南海问题是一个国际争端,其难度和复杂性可能更大,外部插手干扰的因素更多,所以说它是个“麻烦问题”嘛。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解决南海争端问题,要有智慧,要有耐心。本着“先易后难”和“心平气和”的原则,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南海问题就能处理好,解决好,这样有利于和平、稳定、合作和发展的大局。当然,如果争端方不是相向而行,或是磨刀霍霍,或是竭力拉拢域外势力介入,甚至试图借力域外大国军事介入,那中国能束手无措吗?我想,中国政府决不会无所作为,中国民众也决不会答应。

    新华网:我想提最后一个问题:中国首倡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及南海争端有什么关系?

    凌德权:这是一个时兴的新鲜话题。

    我的回答是: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国内外都很关心。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中国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然后通往印度洋,直至非洲,辐射扩散到地中海和欧洲。

    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这个构想和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领导人就此发表了详细阐述。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沿路许多国家。我要说的是,“新海丝”是一条面向未来的和平之路、合作之路、发展之路、共赢之路、共富之路、共同繁荣之路。

    到现在为止,许多国家的政府和舆论都表示了积极支持的态度。但是,也有些国家持怀疑、观望的心态。至于有些人大唱反调,那是属于别有用心,居心叵测。

    由于南海存在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有些国家对“新海丝”有疑虑,等待中方对“新海丝”的涵义作出进一步的阐述。就我个人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我所认识的越南朋友就是如此。我对他们说,你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虑,尽管坦诚地告诉中方。加强沟通,才能增进相互了解,才能加强相互信任,才能真正迈出合作的步伐。而且,“新海丝”是与陆地上的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

    我认为,按照“双轨思路”处理好南海问题,就能为“新海丝”战略构想的稳步推进提供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新海丝”的一步步进展,就会推动南海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因为两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共同开发、共同发展”。我相信,现在还有这样那样疑虑的国家,会逐步正确理解中国政府这项战略构想的涵义,从而加入到“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行列中来。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古代沿岸各国之间的交往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是共同的、宝贵的历史遗产。我希望通过新华网发起一个倡议,有关各国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历史文化遗产;建议有关方面向海上合作基金提出资助申请,在商定的地方共同建设一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古为今用,必能对当代人和后代人有所启迪,为一步步建成新海上丝绸之路作出贡献。

    专访凌德权:“为李光耀、李显龙父子祝福”

    专访凌德权:“解铃还须系铃人”

    专访凌德权:“与越南同志交心”

    专访凌德权:“请美国决策者们好自为之” 

    专访凌德权:国际社会今年应密切关注日本首相

【关闭】【打印】 编辑: 刘小军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151275788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