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奥斯威辛幸存者:为了铭记的纪念

2015年01月29日 07:00:55 来源: 新华网

  70多年前那一天,苏珊·波拉克永远难忘。

  “火车车厢里挤满了人,老的少的,当妈妈的,还有许多小孩,我和妈妈、哥哥在一起。没人说话。车厢里热,让人有些喘不过气,臭烘烘的,还有呻吟声,气氛就是那样……最后,车停下,门打开,谢天谢地,终于有了新鲜空气。”

  然而,13岁的波拉克不会想到,那样的空气还夹杂着死亡的气味。那一刻起,她要面对的是纳粹集中营噩梦般的日子。

  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日当天,84岁的波拉克与近300名幸存者重返那片悲伤之地,忆当年,惜当下,警后人。

  【警醒,莫让历史重演】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二战期间在波兰境内设立的最大集中营,包括大批犹太人在内的约110万人在那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

  和许多幸存者不同的是,波拉克27日是时隔70年后第一次重返奥斯威辛。如今,她定居英国伦敦。临行前和回国后,她接受外国媒体记者采访,坦言这一次的旅途并不比当年轻松。

  “我离开英国时,阳光不再那样好,天空阴云密布,”她说,“我想,这和我颤抖的心情以及再次接近奥斯威辛的恐惧不谋而合。”

  在波拉克看来,70年前那一次旅行的终点不啻于地狱。抵达集中营后,她的母亲被关进毒气室惨遭杀害,哥哥则被迫加入收尸队参与处理受害者遗体。

  波拉克和另外大约800名女孩一道被关了起来。纳粹医生约瑟夫·门格勒会定期为她们进行裸体检查,挑选医学“实验品”。“他站在一个小台子上,拿着根棍子,把我们划在右边或左边。”

  煎熬了两个多月,波拉克被送往一座兵工厂当苦力,靠着那里每天定量发放的食物勉强度日,最终被英军解救。

  27日早晨,波拉克走进了昔日集中营里的一间毒气室。“那里刺骨的冷。我想象着(有人曾)站在那里,光着身子,等待热水浇过去……我眼里泛出了泪,但它闪着坚毅的光。别重演,别重演,别重演。我们要时刻警醒。”

  【铭记,只为更好未来】

  与波拉克一样,86岁的罗曼·肯特同样忧心忡忡。在他看来,在近年来极右政党在不少欧洲国家得势、反犹太种族主义似有在整个欧洲蔓延之势的大背景下,铭记历史显得更为紧迫。

  肯特说,在奥斯威辛亲眼目睹的那些暴行令他永生难忘。“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过去成为孩子的未来,”这位耄耋老人在纪念活动上发言时把泪水强忍回去,又把这句话掷地有声地重复了一遍。

  当天活动中,出席者大多是八九十岁的迟暮老人。或许,这是他们有生之年最后一次以幸存者的身份参加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活动。

  赖纳·赫斯是众多出席者中略显特殊的一位。他岁数不大,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纳粹指挥官鲁道夫·赫斯的孙子。作为年轻一代,赖纳正积极投身与极端反犹排外势力的斗争中。“我无法原谅我的父亲和爷爷,”他告诉外国媒体记者,“我和他们完全不同。”

  然而,在曾经参与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苏军老战士伊万·马尔蒂努什金看来,如今在一些已建立了“西式民主”的东欧国家,反苏、反俄情绪涌动,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的了解,甚至曲解苏军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把牺牲者与刽子手、解放者与占领者相提并论。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7日前往位于莫斯科的犹太人博物馆参观。他说,像纳粹大屠杀这样的罪行永远不能被宽恕和忘记,“任何隐瞒这些事件、歪曲和篡改历史的做法都是不可接受和不道德的”。

  普京认为,历史事实不容辩驳,国际社会应防止像纳粹大屠杀这样的罪行重演,“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国际社会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闫洁)(新华社特稿)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6512743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