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上合组织的“新丝路”视角
2015-01-12 10:41:52 来源: 瞭望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文/许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后,在中国国内和周边有关国家都引起强烈反响。尤其在欧亚地区,长期与中国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均作出热烈回应,对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给整个欧亚地区带来发展机遇上形成普遍认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先后表示积极参与的同时,还分别提出了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本国和地区发展战略对接的建议。

    作为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上合组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系、其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应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也是相关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导者,各界对这一系列问题也进行了很多探讨。

    宏观上,应准确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地区稳定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未来欧亚地区发展与稳定中的深远意义,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内部仍需进一步探讨,以期达到更高层面的共识。

    首先,打造适应全球化语境的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环境。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带动欧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中的风险。以互联互通方式优化地区经济总体结构,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形成能够抵御风险的区域经济效应,将有利于欧亚地区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其次,有利于各成员国探索适合本国的社会转型模式。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均处在社会转型期,多数国家政权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仅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处在继续深化改革和不断完善中。构建政策相通的区域合作空间有利于将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能量化解,为各国政治稳定提供良性的大环境。

    再次,通过民间交流和民心相通以提升地区文化承载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欧亚地区各国都在经历着以城市化为特征的社会变革,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正面临守护与扬弃、保守与创新的选择。发扬历史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包容和文明互鉴精神,是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本路径。

    认识上,要厘清上合组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别。为促使上合组织本身及其成员国所在地区实现上述目标,应进一步达到几点认同:其一,以历史发展的大视角看待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与上合组织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丝绸之路经济带”应是一个更广泛、更长期的合作进程。后者在策划、引导、推动上所需要的时间,不可能像前者那样在短期内就形成规模。

    其二,上合组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合作方式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本着“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通过共同签署的一系列条约、协定,建成了地区性制度安排,是一个正式的国际合作组织。后者则需依靠构建共同市场和利益共同体的凝聚力,以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吸引相关国家参与,以俱荣俱损的使命感形成合作基础。

    其三,上合组织所在地区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蓝图涵盖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所在地区,而由于上合组织的存在与前期努力,在欧亚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政治、经济、安全合作平台,上合组织必然要对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重要作用。

    实践中,须准确定位上合组织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位置和作用。一是以“各自推进、并行不悖、互不制约、相辅相成”定位上合组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系,探索和发展推进二者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模式。

    二是要看到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方式、路径、领域、程度应属地区市场作用下的国家行为,而不应是受上合组织法规制约的一致性集体行为。

    三是重点推广上合组织“多边协商、双边推动”合作经验,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发展互联互通建设,并可优先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地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早期成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示范区。

    四是借鉴上合组织成员国间智库、银行、企业、部门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创造更加灵活、更易变通、更为广泛的沟通渠道,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更丰富的发展预案、更多样的发展模式、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

 

+1
【纠错】 责任编辑: 郝斐然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雨后西湖晴归来
雨后西湖晴归来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58127377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