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 > 正文
最新播报:

涨姿势|集体会晤的外交门道

2014年11月22日 10:39:40 来源: 新华网

    (当地时间2014年7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有一项特殊安排:同多个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

    集体会晤可说是中国外交中的一个创新。那么,这究竟是个啥概念?又有怎样的外交意义?习主席都出席过哪些集体会晤?新华国际客户端记者带您看一看“集体会晤”这一大国外交形式中的门道。

    【什么是集体会晤?】

    要想弄清楚“集体会晤”,得从双边和多边外交两个概念说起。

    先来回放一段外交部就此次出访在吹风会上的说法:习近平主席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将在斐济同其他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分别举行双边会见,同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

    看明白了吗?这一出访计划中实际上有三种形式的外交活动。

    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是多边外交,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简单说就是,“多分之一”,中国是多边组织中的一个成员。

    (201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

    国事访问则是双边外交,即两个政治实体之间的外事交往。简单说,就是“一对一”。以习主席这次出访为例,尽管出席G20峰会时已经抵达澳大利亚,却不算是已经开始对澳大利亚的国事访问,直到峰会结束后才从多边转为双边。

    (2014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堪培拉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与岛国领导人的“集体会晤”则是“一对多”,中国是一方,其他国家作为整体是另一方。这从形式上接近“多边”,但从实质上更加接近于“双边”。

    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接受新华国际记者采访时解读,“集体会晤”通常是一国领导人出访时,在时间非常紧、会晤对象又比较多的情形下,在某一出访地邀请周边国家领导人一同会晤。

    会晤对象通常有比较相似的利益诉求,面临有区域特点的共性问题。

    【习主席有过哪些集体会晤?】

    习主席在之前的出访中已经有过多次“集体会晤”活动。每次会晤中,各方领导人都会共叙友谊,共谋发展,共商合作。

    今年7月17日,习主席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与拉美和加勒比多国领导人集体会晤,中国、巴西、拉共体“四驾马车”及其他一些拉美国家领导人出席。

    这次会晤由中方倡议,是中拉领导人的第一次集体会晤。

    集体会晤形式灵活,不光有“高大上”的会谈,还有“接地气”的饭局。

    去年6月2日,习主席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时在西班牙港请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吃了顿午饭,特多、苏里南、圭亚那、牙买加等多国领导人应邀出席。

    (2013年6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班牙港为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午宴。这是午宴开始前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合影。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吃的什么咱就先别说了,就说场面吧,那是相当热烈。加勒比国家领导人纷纷发言,盛赞加中友谊,感谢中国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

    有午宴,也有早餐。2013年3月28日,在南非德班,习主席邀请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早餐会。

    南非总统祖马、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高级官员参加早餐会。用习主席的话说,这次早餐会举办的初衷就是想“听听非洲国家对发展中非关系的想法”。

    (2013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德班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早餐会。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集体会晤的大国外交意义】

    为什么有了双边和多边,还要有集体会晤形式?这对于中国外交有怎样的意义?这就得请专家出马解释了。

    首先,“集体会晤”是中国外交上的创新,增加了中国外交的立体性。

    以今年7月中国与拉美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为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允熬认为,这次集体会晤“是破天荒的创举,为中国同拉美整体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新平台”。

    (2014年7月17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开始前,习近平与罗塞夫共同迎接出席会晤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和代表,并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其次,“集体会晤”提高了领导人出访的效率。

    咱去别的小区串门,总不能挨家挨户都做客。大家坐一块儿,唠些都上心的家常,自然省时间。领导人出访也是这个理儿。效果上,习主席历次集体会晤都是满满的成果。比如,中拉领导人在会晤中宣布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

    最后,“集体会晤”是大国外交的一部分,有助于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以这次即将举行的中国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为例,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说,这些岛国面临有共性的地区性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这些国家构成不小的威胁。这一问题也在世界上引起关注。

    江瑞平说,习主席这次与岛国领导人的集体会晤,预计会谈到气候变化问题,协助这些国家寻找解决之道,这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尽义务的大国形象。(新华国际客户端记者耿学鹏、王申,编辑:田帆)

[责任编辑: 林杉 ]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34127240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