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记者手记:孤城凯内马

2014年08月19日 17:10:27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网塞拉利昂凯内马8月18日电(记者林晓蔚 李斯博)307公里,6道由荷枪实弹士兵把守的关卡,这是由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通往埃博拉疫情重灾区之一凯内马的道路现状。记者于当地时间18日上午抵达这里时,乌云压城,细密的雨滴打在红土地上,泥泞异常。

    凯内马,这座拥有30万人口的塞拉利昂第三大城市,自7月30日总统科罗马宣布紧急状态以来,几乎成为一座孤城。

    作为塞拉利昂出了名的“钻石城”,收购钻石的商铺遍布凯内马城中各个角落。这里也曾喧闹繁华,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在采钻业一试身手,期待命运一夜之间翻转。如今,这些商铺门庭冷落,几近谢客。肆虐的埃博拉病毒让钻石变得一文不值,却让大米、食盐变得愈发昂贵。

    凯内马政府医院就位于市中心。一进医院,就看见院子里的走廊上挤满了人。一个标着无国界医生组织标志的白色大帐篷放置在院子里,里面病人很多,没有灯光,两名“全副武装”的医生从眼罩后面打量着患者,询问症状、测量体温、分配去向。这里就是医院的临时分诊台。

    据塞拉利昂卫生部数据,截至17日,凯内马确诊病例为277人,仅次于401人的凯拉洪区。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甘达告诉新华社记者,凯内马政府医院在保证正常运转的同时还要收治埃博拉患者,医生护士连续长时间工作,几个人要照顾几十张床位,早已疲惫不堪。

    凯内马人对此也很无奈。“这里是政府医院,不应该是埃博拉治疗中心,我们这些没有感染埃博拉的人,来这里看病的风险太高了。”一位在院子里休息的黑人大叔说。据官方消息,政府正在城外十几公里处修建一个防治中心,建成后将把埃博拉病患迁到城外,以平息民众的担心和不满。

    进了院子左拐,直行十来米,就是凯内马埃博拉疫情防治中心。这片隔离区只有一个入口,立着一块牌子,上写“非授权人士禁止入内”。里面全部铺上了碎石,保证良好排水。身负消毒喷雾器的医务人员,在入口处给每个进出隔离区的人做全身消毒,连脚底也不放过。

    记者遇到了在隔离区内从事护理工作的约瑟芬,她服务于凯内马政府医院。“从5月底以来,我有23个同事去世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没有表情。“他们不断地死于埃博拉,那时我们曾经因为恐慌举行过罢工,希望世界卫生组织和无国界医生组织能来接管这家医院。”

    她说话的间隙,一辆救护车驶入隔离区。不远处,一个白色帐篷里,几个医务人员在换上全套防护服。约瑟芬看见记者戴着N95口罩,笑了笑说:“这个用不着,这里是安全区域。不要担心。”不远处的院墙上,挂着这家防治中心前首席医生谢赫·可汗的照片。这位参与救治了百余人、在塞拉利昂屈指可数的高级医学人才,于7月29日因感染埃博拉去世。

    得知记者的身份和国籍后,约瑟芬说:“我们很需要记者,如果没有媒体,外面不会知道我们这里疫情有多严重。也谢谢中国,你们这次送来的PPE(个人防护设备)现在我们就用着。”

    正说着话,一名病人出现在隔离区里。男性,瘦高,精神萎靡,在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搀扶下走了几步,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下。护士推出来一架轮椅,两人合力将他扶到座位上。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人员介绍,“凯内马的情况比过去有所好转,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很缺医疗物资,这里的消毒也不太让人放心。”

    走出医院,雨已渐停,再度阳光明媚的凯内马让记者的心情轻松了些许。与医院一墙之隔的街道上,乳臭未干的孩子们在打闹嬉戏,餐厅和市集依旧开张。一群理发师在中午时分打着标语绕城而行,用自己的方式宣传疫情防护:他们伴着音乐扭动起舞,号召人们保持距离、讲究个人卫生。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869111214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