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连载]强权政治远未退出世界政治舞台

2014年03月10日 13:31:10 来源: 新华网

    由巴忠倓担任主编、彭光谦副主编的《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国防战略》由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书中简要阐述了我国面临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安全威胁新形态,维护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国防新使命,自主、自强、自卫的国防战略新基点,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国防发展新路径,以及以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为特色的综合安全观,以预防战争、慑止战争、控制战争为重点的当代战争观和旨在提倡尚武精神,增强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长城的全民国防观。从今天开始,本网进行连载。

    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国防战略

    第一章 和平之路不太平:现代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第二节 强权政治远未退出世界政治舞台

    强权政治指某些强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优势向外扩张,干涉其他比较弱小的国家的内政,侵犯弱小国家的主权,甚至发起侵略战争。这些国家力图建立由大国操纵的国际体系,以谋求全球或地区的霸权。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是强权政治的明显特征。

    资本主义列强的强权政治传统,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1862年9月,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兼任外交大臣的俾斯麦,在国会的首次演说中,明确呼出了强权政治的口号。他说:“德国(指德意志)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地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俾斯麦由此得名“铁血宰相”。按照“铁与血”的信条,俾斯麦开始了三场重要的对外战争。他先是携手奥地利,攻打丹麦,迫使丹麦放弃了两个州,一个给了普鲁士,一个给了奥地利。接着,俾斯麦获得法国的中立态度,又与意大利结盟,向奥地利开战,成功将奥地利逐出日耳曼联邦。最后俾斯麦使用外交手段,诱使一直在背后阻碍德意志统一的法国主动发起战争,而俾斯麦则成功借此团结了德意志民族抗击法国,取得普法战争的胜利。法国战败后,普鲁士继续向巴黎推进,逼迫法国割让拥有丰富铁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并向普鲁士赔款50亿法郎。三场战争的结果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取得欧洲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上,充斥着凭借坚船利炮,肆无忌惮地侵略、掠夺邻国、小国和海外殖民地国家的事例。昨天的中国、印度,虽然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但是积贫积弱,就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统治。强权政治给西方国家带来巨量财富,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20世纪贫富国家差距的格局。

    “二战”以后,新思潮涌起,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列强再难以像从前那样无须任何借口就对外动武。但是,实力政策仍然是西方某些大国在国际政治中奉行的圭臬。“二战”后的实力政策,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常常采取威胁、恐吓、制裁等手段,迫使他国就范,其强权政治的本质没有改变。穷国、弱国,在世界舞台的发言权微乎其微,发展中国家仍然受到压制。

    为了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维护世界和平,“二战”协约国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作为一个战后的国际安全组织。之后,《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从联合国1946年正式成立至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参加了这个国际组织。应该说,联合国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一定的权威性。

    尽管联合国有上述积极作用,但是在维护中小国家利益方面,却乏善可陈。冷战时期的联合国,是美国、苏联两大霸权国家角逐的舞台。联合国在国际政治生活中难以发挥协调的作用,特别是无法起到制衡强权国家的作用。冷战结束后,美国称霸全球,并不怎么将联合国放在眼里。1998年,美国以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危机为借口,绕开联合国,联合英国,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空袭。2003年3月,美国索性甩开联合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伊拉克战争不仅引发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众质疑,连美国的欧洲盟国法国、德国也表示反对。

    1991年,东欧剧变,原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分裂为五个国家,在内部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外部势力的影响下,各国和各民族间冲突和战争频仍。三年的波黑内战好不容易结束了,由塞尔维亚和黑山联合成立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境内的科索沃又成了矛盾焦点。科索沃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国家找到了清除米洛舍维奇政权的机会。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在南联盟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扔下21万多吨炸弹,不仅摧毁军事目标,而且还将许多民用设施如学校、工厂、医院夷为平地,造成上千平民死亡,6000多人受伤。令海内外中国人极大愤慨的是,北约战机使用导弹精确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位中国记者牺牲、多人受伤和馆舍毁坏。这一战争行为是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野蛮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创下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

    强权国家对于他国的干涉,并非如同他们自己宣称的那样是为了人权、自由和民主,而常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决定是否动武以及动武的程度。对于一些资源不丰富、战略地位不显著的国家,即使那里发生了大规模动乱和种族屠杀,许多平民家破人亡,他们有时只不过是消极应对。但对资源丰富的国家,西方国家就积极介入,争取获得更大的利益份额。因此,西方国家可以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以伊拉克侵犯科威特主权的名义发动战争;也可以在人权受到侵犯的理由下,介入利比亚内战。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国家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在世界政治的话语权也有所增加,但是主导世界政治核心的仍然是强权政治,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仍在牢牢掌握着主要的话语权。从2010年年底开始席卷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之春”中,人们可以看到,对同样发生了示威、游行和抗议活动,同样是对示威抗议进行了镇压的国家,西方国家是根据不同国家与自己的亲疏程度有区别地对待的,西方大国的媒体有选择地对这些国家镇压抗议活动的行为或大肆报道或视而不见。法国、英国、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超出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范围,空袭利比亚,并暗中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直到推翻卡扎菲政权。这又是一个强权国家亵渎联合国的权威,为了石油利益而对另一个主权国家动武的例证。

    从昨天的中国、印度,到今天的利比亚、叙利亚,弱小国家的主权常常受到强权国家的侵犯。即使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军事大棒始终是贯彻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的保障,强权政治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导模式。  

【纠错】 [责任编辑: 雷东瑞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751262449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