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法国总统大选10大看点

2012年04月19日 15:59:20 来源: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萨科齐(现任总统)

玛琳·勒庞(极右派“国民阵线”)

奥朗德(社会党)

  编者按:2012年4月22日,法国总统大选将进行第一轮投票,共有10位候选人参加,不出意外的话,现总统萨科齐(右派)和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左派)将进入第二轮。

  5年一次的法国大选,是法国各种政治势力和民间思潮充分对决的大舞台,也是了解法式民主制度的机会。针对本次大选,本报特梳理出以下十大看点。

  1.中法关系将如何变化

  从国家利益出发,外交政策一般都具有延续性,不会随政党变迁而突变。但中法两国政治制度不同,执政当局价值观有差异,如果没有相互妥协和沟通的意愿和技巧,发生重大冲突是很难避免的。

  如果与中国有5年合作经验的总统萨科齐连任,中法关系基本能稳定发展。但如果由坚持人权且对中国不甚了解的社会党执政,两国执政党之间还需要新的磨合期。

  2.法国社会有多分化

  法国人在第一轮投票中,很少考虑是否“有效”(大部分候选人根本不可能进入第二轮),而是凭自己真实的想法投票。所以,从第一轮各候选人的得票率,可以看到数据化的实力分布,这对从整体上掌握民意分布和走向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除了各候选人的少数忠实粉丝外,当前法国社会可以粗略分为三大群体和五个小类:第一个群体是适应变革的积极进取者,大部分为精英阶层,也有底层的觉醒者,他们对“新世界”和“老法国”的认识是清醒和恰当的,他们是萨科齐改革相对坚定的支持者,但如果改革不够快,精英层就会“用脚投票”。

  第二个群体数量最大,是保守的孤立主义者,他们对变化的世界既缺乏了解也没有足够兴趣,他们是改革的有条件的支持者。这个群体可细分两类,一类以后代利益为先,面对危机有所取舍,他们因反对社会党而支持萨科齐;另一类以自己利益为先,因反萨而支持奥朗德。

  第三个群体则把自己看成全球化危机和萨科齐改革的受害者,他们按移民政策和“革命性”,分化为排斥移民的国民阵线支持者和要求“人民革命”的左翼阵线拥趸。

  而各群体中反两大政治寡头的温和理性派,就是“民主运动”的支持者。生态人道优先的,则支持绿党。

  3.法式民主制度将如何完善

  虽然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才成立,总统全民直选始于1965年,所以相对美英等国,法式民主制度更为“新鲜”,自然也充分借鉴其他传统模式并取长补短。再加上法国人对“革命”和“不满”的钟爱,法国民主制度的变迁相对剧烈,比如,两轮选举和多党制,候选人话语权平等,选举经费上限等措施都是民主观察的好看点。

  另外,大选中各候选人也对现行民主制度提出了很多改革意见,比如废除议员兼职、外国人投票权等,每个提议不仅依据民主原则批判现行弊端,而且也表达了法国公众对“民主进化”的诉求。

  4.法国能恢复过去的国际地位吗

  虽然各候选人都把“伟大法国”作为演讲保留曲目来满足公众,但法国对世界格局影响力的衰弱是必然趋势,即使它在“阿拉伯之春”中起了重要作用,也无法挽回颓势。在欧盟内部,德国也凭借巨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使得法-德轴心偏向德国。除了在非洲这一法国传统外交领地外,大部分候选人更倾向于借助欧洲和北约在全球投射力量,只是具体策略有差别。萨科齐建议巩固法德联盟为核心的欧洲政策,奥朗德则持“欧洲不是由法德领导”的立场,贝鲁把法国对外关系的处理直接上升到欧洲集体战略。

  5.法国福利模式还能走多远

  从每周35小时工作制到几乎完美的社会保障,法国可算福利国家典范,这是中国读者向往的。但是,法国因此有“国家奶妈”的昵称,被右派精英视为法国衰败的元凶。

  鉴于法国人非常自豪于“法国模式”,所以各候选人都不敢触动这个词,只是从内涵中寻求变化。比如萨科齐和贝鲁就宣称要借鉴德国,而奥朗德则在号称捍卫模式的同时,试图以“第三条路”的改良社会主义者形象来吸引中间选民,只有梅朗松等更左的候选人,还坚持巩固原汁原味的法国模式,第一轮选举结果,实际上会是选民对传统法国模式的“判决”。

   1 2 3 下一页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46123007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