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华语电影让世界读懂中国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550亿,观影人次超过16亿。辉煌数据的背后,是靠我们中国的影迷朋友一张一张票根累计起来的。中国电影是如何引发观众共鸣,让世界了解中国的?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

我们为什么要做《环球影迷大会》这档节目?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中国影迷?

我们为什么要做《环球影迷大会》这档节目?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中国影迷?
2
梦桐
电影是一个最好的媒介
电影是一个最好的媒介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82729
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550亿,观影人次超过16亿。辉煌数据的背后,是靠我们中国的影迷朋友一张一张票根累计起来的,影迷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于中国电影和民族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的节目要向影迷致敬。
在国家媒体的平台上,我们用一种什么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推广中国文化?我觉得电影是最好的媒介,最好的桥梁。因为电影是国际化的语言,它没有价值观的隔阂,凡是爱看电影、看过电影的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能够有所借鉴和启发,获得艺术享受。所以,我觉得从外宣平台上,用电影文化来推广中国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1
新华网

您能否介绍一下最近一两年大众电影方面新的变化或者趋势?

您能否介绍一下最近一两年大众电影方面新的变化或者趋势?
3
高山
大众电影正在席卷重来
大众电影正在席卷重来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82724
我觉得首先观影人次的进步是一大方面。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就是观众的群体、年龄层次、地域划分在不断扩大。这些年电影市场建设是从一线城市不断拓展到二线、三线,最终下沉到所谓的四线县级城市,我们的影院建设是这样一个节奏和步伐,我们的观众培养和成长也是这样一个步伐。所以说,过去是习惯在电视上、手机上、网络上看电影的那些观众,因为影院建设的浪潮席卷而来,电影氛围日益浓郁,也重新换回他们到电影院欣赏电影的那份热情。同样年龄层次不断地扩大,有一个特别好的例子,最近刚刚上影的一部电影《芳华》,大家都注意到在这个影院当中很多多年不进影院的中年观众,甚至老年观众。>>>
1
新华网

你和你的同龄人有什么观影习惯?你的惊人的阅片量是怎么炼成的?

你和你的同龄人有什么观影习惯?你的惊人的阅片量是怎么炼成的?
4
林品
因电影而结缘 电影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孤独
因电影而结缘 电影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孤独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82727
我自己和同龄人看电影有这样几个渠道:一个是去院线。我们这代人可能会把看电影看成“趣缘社交”的一个机缘,这里所说的“趣缘社交”就是与所谓的“血缘”、“地缘”、“业缘”相对的,以一种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因缘的纽带来展开社交的方式。所以我觉得,影迷不但是我们爱电影,而且是我们对于电影的那种共同热爱让我们走到一起,可以一起去电影院展开我们线下的社交,让我们面对面聚在一起。
我们这一代人很喜欢把电影看作社交的方式。共同去电影院,不仅仅是欣赏电影,而且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不仅仅是网上、线上的虚拟社交,而且很重要的一个面对面的社交方式,是可以在电影院这个公共空间完成的。就像高山老师在节目里面谈到的,电影的一个很重要的魅力,是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孤独,在这个网络时代建立起一种面对面社交的好机会。>>>
1
新华网

中国影迷的审美水平和观影素养到底怎么样?

中国影迷的审美水平和观影素养到底怎么样?
3
高山
电影将引领大众消费观、文化观
电影将引领大众消费观、文化观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82723
我觉得这些观众特别行,因为我们的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经常让我作为一个所谓的专业电影工作者都自愧不如。他们对电影的那份热情先不用多说了,就是他们看电影的认真和较真,他们对电影细节和苛求的程度,经常让我真的自愧不如。其实这一季观众中有幸走上《环球影迷大会》舞台的这些优秀选手们,他们也代表了很多这一届观众不同的方面。比如观众里面第一期的张阿姨,她是一个资深影迷,她看了一辈子电影,特别热爱电影,到现在退休了经常到电影资料馆和电影博物馆去看电影,她对电影的那份热爱已经融合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有这样的老影迷,还有像林品这种准90后年轻影迷。其实我觉得像林品特别有意思,他代表了现在更新影迷身上一种特别包容、乐观、乐于分享的一种特质。>>>
1
新华网

国际频道播出之后,海外反响怎么样?能否介绍一下外国观众是怎样看待中国电影和中国影迷的?

国际频道播出之后,海外反响怎么样?能否介绍一下外国观众是怎样看待中国电影和中国影迷的?
2
梦桐
唤起华人回忆 让世界读懂中国
唤起华人回忆 让世界读懂中国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82728
我们有一期主题是《新世纪以来的华语电影》,我们梳理了近20多年来的华语电影发展历程,我觉得通过电影的方式梳理中国人文、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因为人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用这样一种方式让海外华人看到中国社会的变化。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如果问我们未来有什么设想?我们真的希望再做《环球影迷大会》,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产电影的发展来梳理中国的人脉,梳理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变迁,这是一种方向。
很多外国影迷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就想原来中国的影迷这样厉害,中国电影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如此强盛,同时他们觉得电影是没有语言障碍的国际化表达。通过这样一档节目看到中国的社会现实,看到中国电影发展的现状,看到中国的影迷和他们一样热爱电影。通过这样一个电影,真的是让世界读懂中国,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1
新华网

《战狼2》在美国本土上映的时候也是一票难求,是国外观众对中国电影更关注了吗?这几年我们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步伐是否在加快?

《战狼2》在美国本土上映的时候也是一票难求,是国外观众对中国电影更关注了吗?这几年我们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步伐是否在加快?
3
高山
中国电影“多条腿走路”:要相互促进,多品种多类型发展
中国电影“多条腿走路”:要相互促进,多品种多类型发展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82725
我觉得中国电影走到这一步,它一定是那种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因为大家都知道在一个健康全面的电影体系,它一定是互相支撑、互相影响的。比如艺术电影就承担着所谓的商业电影发动机的一个职能,很多电影作为一个艺术表现手段是需要通过这种先锋的艺术电影的不断尝试探索,不断呈现出电影的更多越来越的可能性,当这种可能性被人们接受捕捉到之后,有可以反哺到主流电影工业中帮助到所谓的类型电影、商业电影、主流电影以更加新鲜的面貌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样如果没有主流的类型化的主流电影的支撑,电影工业无法实现一个健康不断推进和不断发展,艺术电影可能也就缺少这样一个前进的动力。
所以说,中国电影发展肯定是不能一味去讲商业,一味讲类型,也不能一味谈艺术、谈人文,一定是相互促进,多品种多类型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事实上就是这样如此,包括本世纪之初在中国电影最困难的时候,是曾经那样一代艺术电影的旗手张艺谋、陈凯歌他们义无反顾地扛起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这样一个大旗,拍摄中国式大片,激励了中国电影市场触底反弹。当中国电影市场现在足够强大,现在我们看到张艺谋导演回过身去拍摄了《归来》,像这样更有人文诉求、更有艺术表现力的电影,像冯小刚导演中国贺岁片的始作俑者,他创造这样一个新的档期,创造了中国过年大家看电影的新的年俗,但是市场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也越来越回归他的内心去拍摄他认为一个很个人化的一部电影《芳华》,但是认为这种个人化的情感,其实它也有普范式的情感穿透力,它在市场也获得比较好的反响,它并不存在截然对立。>>>
1
新华网

中国电影是如何展现文化自信的?

中国电影是如何展现文化自信的?
2
梦桐
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凸显中国电影的发展
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凸显中国电影的发展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82726
首先说电影是世界的,它不仅仅是中国的,但是作为外宣的平台和外宣窗口,我们去推广中国电影民族文化这几年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用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凸显中国民族电影文化这些年的发展,这是我们的一个设想,但是我们也把它实现得不错。>>>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