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新春走基层】观“甲骨文记忆展” 探寻古文字背后的秘密

2018年02月28日 16:55:46 来源: 新华网

  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甲骨文记忆展”向公众开放。刘杨 摄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刘杨)过年的风俗由来已久,春节的活动日渐丰富。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舞狮子、挂灯笼、守岁等等不一而足。各地风俗虽略有不同,但普遍都有着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回归到大众的视野,焕发新的生机。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早期形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怀着对书上所记载的遥远时代文明的向往和对象形文字的好奇,春节期间,笔者参观了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甲骨文记忆展览。

  观展者驻足在多媒体触摸屏前,身临其境地感受殷商王朝甲骨占卜的情景。刘杨 摄

  甲骨文记录的内容大多与占卜有关。观展者走到展厅正中央的灯光下,多媒体触摸屏上呈现出一幅大型龟甲图像。龟甲上有天气、战争、出行、年成等模块供选择问卜。一个小女孩的手指在龟甲上游移片刻,最终点击了“战争”。倏地,龟甲背面随之凿出了孔洞。火在孔洞处灼烤,图像转至龟甲正面,裂纹在孔洞四周逐渐显现,殷商王朝的军队鲜明的活跃在大屏幕里,占卜的结果也被大声地读了出来。

  观展者在一台甲骨文临摹打印的触屏上临摹学习甲骨文,并将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带回家。刘杨 摄

  展览中有这样一处场景让人们印象深刻。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汉字立体化地呈现在一台甲骨文临摹打印的触屏上。古今文字鲜明对照,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甲骨文的字形与字义。许多家长和小朋友们在此静静临摹,并将临摹作品打印出来,一边体味传统文字的不朽魅力,一边享受亲子互动带来的快乐。

  观展者在姓属林文字对照表前学习甲骨文字。刘杨 摄

  展览中的“姓属林”区域被装饰成树林场景,属相和姓氏的甲骨文字被写在叶子上。成片的绿叶洋洋洒洒地点缀开来,一片生机盎然、丰富生动的景象映入眼帘,颇具创造性。观展者可以使用铅笔、打印纸和立体传拓台,将自己喜欢的姓氏、属相拓印带走,满足参观的多种需求。

  此次展览由“重现的文明”“神奇的文字”“传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不仅有甲骨文字的实物展示,还通过多样化的设计进行场景复原,并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神秘晦涩的甲骨文用形象说话,让人们深入认识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让甲骨文这个中华文字之根得到更好的理解和传承。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家慧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298194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