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人重温情、凡事讲规则——成都构建规则明晰、温情脉脉的城市治理体系

2017-03-08 16:37:50 来源:新华网

成都正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资料图片)

成都

成都餐厨垃圾处理厂。

悠闲惬意的成都生活。(资料图片)

  新华网成都3月8日电(袁泳)若说治理一座城如烹一道鲜,与成都所对应的就是川菜,既有浓淡之分,又有轻重之别。

  口味上的刚和柔,恰巧折射出成都人在施政和处事中“宽和严”的辩证哲学。这两个字,也让清人赵藩在武侯祠前留下了“后来治蜀要深思”的千古警句。

  把眼光放到今日的成都,审时,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度势,城市的治理能力和体系是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宽严相济的治蜀之道正是深化改革要求下的时代必然。

  宽是温情的味道,从群众侧的柴米油盐到政府侧的治理嬗变,成都在包容与开放的姿态中诠释“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深刻含义。

  严是规则的底线,从抓核心、抓关键的从严治党到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环境的依法治市,成都始终坚持规则意识化解社会矛盾,确保城市安定。

  既规则明晰,又温情脉脉,正是这样的成都,被国家寄予了中心城市的厚望,也让无数市民或游人为之倾倒和眷念。

  奔向人民的幸福向往——温情城市的不变心语

  “什么是一座城市的温情,就是在外地上的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这里。”在成都高新区金融城的一个写字楼里,小钟说出了他对温情城市的理解。成都土生土长的他,在沿海一所高校念完书之后,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创客”。“面对成都,我无可选择。”小钟说。

  “在这座阴雨的小城里,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与小钟交流的间歇,赵雷低沉的嗓音从电脑桌上的音响中飘来。这是一首火爆全国的歌曲,不但引起了成都人的共鸣,更勾起了不少外地人对成都的憧憬和回忆。

  慢悠悠又极具人情味儿和生活气息的感觉,是赵雷创作《成都》这首歌的初衷。而一座城市的人情味,首先来自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2016年9月,一部电视纪录片让人们认识到,在人情日渐冷淡的大城市中,还有成都这样一个“坚守地”。节目中,一名演员扮演了一位无家可归、衣食无着的老人游走在成都的街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从东升街到林荫街,再到四川大学,“老人”沿途没有遇到过一个白眼和冷面,受到的皆是热情的招待。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里的人是值得信赖的,都有一份热心肠。”老人的扮演者吴志琦说。有一种大爱叫“不存在”,成都的温情,就藏在老百姓行走坐卧的油盐柴米中。

  温情的指标,更看一座城市如何对待活在其中的人民。2016年7月,G20成都会议闭幕之际,一封来自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感谢信,传到了每一个市民的手上。字里行间的用意,让每一位百姓深化了“成都是我们自己的家”的认识。

  这种姿态,是一座城市治理的嬗变。从管理到治理,仅一字之变,却是人性化的急剧提升。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治理,体现在主体的参与中。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和其他城市一样,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以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等为“病症”的“大城市病”。如何根治“城市病”?成都清楚地认识到,拓宽市民的多元化参与渠道,让群众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当好主角,才能为成都改革发展汇聚“最大公约数”。无论是曾经最著名的棚户区——曹家巷,还是二环路改造工程,成都市民都作为建设的主体参与了改造的决策部分,让城市的每一个重大发展,获得最大共识。

  让市民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参与主体不是一句空话,落实的关键步骤,在于沟通渠道的通畅。成都深度“挖潜”网络新媒体功能,由单向发布变为双向互动,由简单沟通变为综合服务,以“@成都服务”为代表的各级政务微博上,网民只要“@”一下,就可以咨询办事、举报投诉、建言献策等。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5年副省级城市政务双微排行榜》,成都雄踞榜首。

  2016年10月,当各地网约车新政纷纷出炉,并让全国哗然时,成都的网约车新政姗姗来迟,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因地制宜管理办法,让无数人叫好。2017年2月,成都还正式出台了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尊重市场、尊重创新,是成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执政新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成都市在2016年已调整了56项行政审批项目,成为全国同类大城市中保留行政审批项目数量最少的城市之一。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真正做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成都温馨周到的服务覆盖了城市和乡村,温暖着每个市民。

  筑起法治的坚固长城——规则城市的千修百炼

  一千多年前,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主持制定了《蜀科》,从严治国,威之以法。对于以身试法者,不论是谁,一律严办。在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前提下,蜀国百姓口无怨言,心有服意,受罚者刑之而不怨,诛之而不怒。

  规则的意识,自古以来就融入了成都城市精神的模因中。时至今日,“成都出台最严卫生评估标准”、“成都出台最严户外广告禁令”、“成都出台最严师德准则”……每隔一段时间,人们总能看到成都以这样的方式抢占新闻头条。这是成都温情之外的另一面,也是法治在一座城市的落地生根。

  由中国政法大学公布的《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6)》中显示,有11个城市在连续四年的评估中始终处于前20,成都名列其中。这份“含金量”很高的荣誉,凝聚着建设“法治成都”的努力。

  规则是一座城市长治久安的关键底线。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所说,要把依法治理作为关键手段,进一步夯实社会公平正义防线;要围绕“法治成都”建设,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使法治成为城市文化的鲜明特质。

  底线的“法码”,不仅被加在违规者的身上,还被加在执法主体的程序中。2016年1月,2名入室盗窃嫌疑人在成都市青羊区落网,但民警并没有立刻审讯,而是将人带到离派出所十多里地外的分局集中办案区检查审讯。这是为了防止刑讯逼供导致冤假错案并保证证据清白的一项举措。

  而与集中办案区配套的,是一套严格的实施细则。民警必须要在经历人身检查、信息采集、毒品尿液检测等7道关口以后,才能开始审讯工作。“经过这一系列规范流程,一个案件才能顺利拿到内部审批的通行证。任何一道关口存在问题,下一道关口的大门就无法打开。” 四川省公安厅法制总队副总队长董云川介绍说。

  对于外地人来说,法治更是选择留在成都安居乐业的“定心丸”。36岁的陶立波(化名)在去年将自己的公司搬到成都,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各项登记和审批事项时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进门就看到了清晰的流程清单,每一步的办理单位,程序和责任都一清二楚,没有跑一丁点的冤枉路。”陶立波说。

  这样的流程清单几乎在成都市的每一个政务服务中心都具备,蕴含了两个关键词:法治和透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流程清单比简政放权更界别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即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主体“法无授权不可违”。这也是在规则层面上,成都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迁跃的体现。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对于成都的“少数关键”来说,不仅有法治的边界,更有党纪的“笼子”。从出台《党建责任制实施办法》,分类制定责任、问题、任务“三张清单”;到出台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细化明确了16大类50项党委主体责任和6大类16项纪委监督责任;再到探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先后5轮对24个市级部门(单位)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常规巡察,并针对“靠山吃山”等违纪违规问题精准发力,出台“十个不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征程中,成都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一方面是温情脉脉的城市柔情,一方面是千修百炼的铮铮铁律。宽严相济的城市治理体系,体现出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怎样建设成都,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担当和自信,同时也指引了成都在“十三五”规划发展中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 张新华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88112059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