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沈鼓集团:创新路上,擦亮“中国智造”的名片
2017-12-11 15:41:58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沈阳12月11日电  题:沈鼓集团:创新路上,擦亮“中国智造”的名片

  新华社记者 彭卓、姜子炜

  每次套上熟悉的蓝色工服的时候,基层党代表姜妍都觉得任务更重了,干劲儿更足了。

  作为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姜妍为之呕心沥血的项目——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正是创新动力引领经济发展的代表之一,与“天宫”“蛟龙”“墨子”等众多“新发明”同行,擦亮着“中国智造”的名片。

  从28万吨到120万吨,从0到400余台……10余年来,被誉为“中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的姜妍率领设计团队,实现了中国乙烯压缩机“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在这个代表石化工业装备最高水平的领域,打破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僵局,开启了“国产化时代”。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科技创新,我非常欣喜和激动,这是对一线科技工作者最大的鼓舞。”这份鼓舞姜妍没有“藏私”,而是化作了新时代与同事一起有新作为的动力。

  “我们技术工人干劲十足。”沈鼓集团总装车间管理科长王乃强说,“过去5年国家发展很快,企业愈来愈好,我们对接下来的5年、35年充满期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直接说到了姜妍心坎里。“从提高硬实力、攻克硬技术,到全面提高产品软实力,提升用户友好度,事业的发展对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妍说,培养后继人才是关键。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姜妍设计团队的中坚力量。这群“弟弟妹妹”眼中,“姜姐”就像一棵大树,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家踏实工作,带领整个团队“干产品、少出错”。

  “透平”取自音译Turbo(涡轮)。在压缩机每秒上千转的高速运行中,渗透着沈鼓集团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中国焊接机壳拼装第一人”杨建华,到“把工件当艺术品”的“齿轮专家”徐强,从创造百万元效益的“钳工状元”李杰清,到“立志做技术大王”的青年焊工张腾蛟……60余年来,这家占据世界巨型工业压缩机行业领跑地位的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已培养出市级以上劳模175人,被誉为“人才沃土,劳模摇篮”。

  收拾好行装,姜妍与团队成员将再次出发,远赴新疆,进行下一项课题的攻关研判。对于接踵而至的任务和挑战,他们乐在其中,把用户提出的每一道难题当作进步的阶梯。正如姜妍办公桌上的“箴言”牌所书:“我唯一的借口,就是没有任何借口。执行就是一切行动的准则,没有任何抱怨。”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潘子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世纪“大改道”——为了186万黄河滩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世纪“大改道”——为了186万黄河滩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峰回路转
峰回路转
冰瀑玉壶景壮美
冰瀑玉壶景壮美
伊拉克总理宣布打击“伊斯兰国”取得历史性胜利
伊拉克总理宣布打击“伊斯兰国”取得历史性胜利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2403112209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