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寻找一条条致富之路 在瑶山里奔跑的人
2017-11-09 11:06:2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南宁11月9日电 题:寻找一条条致富之路 在瑶山里奔跑的人

  新华社记者农冠斌、胡佳丽

  山,对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的人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里拥有世界罕见的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景观;这里又是“被魔鬼诅咒的地方”,它被偷走了地表水和土壤,人们生存举步维艰。群山,淹没了生活在这里的近2万人,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石山中奔跑,寻找一条条脱贫致富之路。

  “没走过这样的路吧?”60岁的吴守明背着双手边走边嘿嘿地笑着说。

  眼前是一条盘旋于山腰、不足肩宽的小道,外侧是落差数百米的陡坡。山里除了风声,就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吴守明说,这是十几年来他和羊踩出来的“致富路”,早就走惯了。

  吴守明所在的七百弄乡坡社屯是一个被群峰围困的洼地,有20户人家,但人均只有几分石茬地,生活用水是常年储蓄的雨水。屯里绝大多数还是贫困户。

  凭着一股不认输的倔劲儿,吴守明已经脱贫。32岁时,他被柴油机的皮带轧断两根手指,一个月后就下地建猪舍;40岁时,被一堵倒塌的墙掩埋陷入昏迷,半个月后他开始养羊;51岁时,从近8米高的房顶摔下伤及脊椎,卧床修养两年后,他决定建新房。

  建房那会儿山里还不通路,他每天到4公里以外用肩挑马驮把钢筋水泥运进来,然后自己到山上找石头,自己压砖。一年过后,他建起了村里第一栋水泥楼房。

  “我有手有脚的,想要什么,就靠双手去挣。”吴守明说,没有土地,就养羊养猪,小小石头缝里也能种上棵核桃树。“只要想致富,什么路都能走。”

  11月,瑶山的清晨寒气逼人。记者跟着弄腾村党支部副书记蓝芳灵去农户家收购土猪。

  “再过两个月,这个点出门还真要穿两件羽绒服。”蓝芳灵说着,把头盔一套,跨上摩托车,“突突”的声音打破了山里的宁静。“山路陡,弯弯绕绕多,一定要开慢点。”蓝芳灵提醒说。

  蓝芳灵当天要在村里收购8头土猪,县里有人已经下了订单,在村里宰杀之后,他要把猪肉送到县里去。

  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弄莫屯。“妹,今天来收猪吗”“我家的鸡养好了,有空来看看啊”“我有一批新黄豆”……碰到的每一个村民都和蓝芳灵打招呼。

  2012年,蓝芳灵瞅准政府开发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的契机,申请3万元青年创业贴息贷款,开办了弄腾村第一家农家乐,同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村里的“土货”。

  在蓝芳灵的带动下,目前村里的农家乐已经发展到6家,餐饮、住宿及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总额年均突破百万元。几十户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业实现了大幅增收。

  在返程的路上,记者为贫困户蒙桂英捏了一把汗。他正在坡度约有50度的石山坡上为山葡萄修枝。看到来人,蒙桂英高一脚低一脚很快从石丛中走出来。

  “脱贫就靠这些‘金果果’”,蒙桂英说。2013年,蒙桂英领取了政府发放的山葡萄苗,独自一个人硬是把每根50斤重的水泥杆架在了石头山上,在石头缝种上了7千多株山葡萄。

  今年,蒙桂英卖出1千多斤葡萄,每斤5元。“刚开始挂果,产量不高,有游客想买5百斤,可惜没货提供,明年估计能收2千斤以上”,蒙桂英笑得合不拢嘴。

  在大石山奔跑的人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改变自己的命运。七百弄所属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脱贫攻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交通不便曾是阻挠七百弄人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如今,当地政府正加大力度修建通村通屯道路。记者看到,毛细血管般的盘山公路在七百弄群山中蜿蜒,路旁的土坯房、瓦房正逐渐被新楼房取代。

  “这段时间每天我都会到山上看看毛葡萄,希望明年能够有好收成。”蒙桂英说。在七百弄的大山里,蒙桂英们大多有着朴实的愿望:增加收入告别贫困,让孩子们专心读书,帮助下一代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河南温县:怀菊黄 采摘忙
河南温县:怀菊黄 采摘忙
浙江上虞出现平流雾景观
浙江上虞出现平流雾景观
一根竹子“编”出一个产业
一根竹子“编”出一个产业
浙江义乌商家全力备战“双十一”
浙江义乌商家全力备战“双十一”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192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