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升旗仪式“社会化”点燃青少年爱国热情

2017年10月24日 08:16:52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齐步,走!4名少先队员护旗手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共一大会址护送五星红旗。《青年报》吴恺/摄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会想起天安门广场上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刻,还是年少时看“学霸”每周一在操场上扬起五星红旗的那一刻,抑或是海外中国撤侨现场让人热泪盈眶的五星红旗?

  普通青少年以往要在公共场合遇上升旗仪式是件不容易的事。即使在学校,过去也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在升旗仪式上升旗、护旗。而如今,在团上海市委独特设计和大力推广下,“国旗下成长”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得可遇可期,让参与的青少年和家长都有满满的获得感。

  10月22日,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国旗下成长”第11周的活动在上海全市16个区如期举行,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和奥运冠军、知名主持、各界优秀青年代表等来到现场,在国旗升起这一刻,点燃浓浓的爱国热情,感受新时代的伟大。据介绍,从今年8月13日开始,每个周日,中共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会址,淞沪抗战纪念馆,陆家嘴滨江绿地,国歌纪念馆,宋庆龄陵园,上海图书馆等众多城市地标,都会出现上海青少年学生升国旗的身影。这些地点大多具有特殊意义,且人流量较大,有较强的社会辐射面。

  凡是年龄介于6~14周岁、有意做升旗手(护旗手)的青少年,均可通过“青春上海”等团组织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国旗下成长”上海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表“爱国情”,圆“升旗梦”。至今,全市16个区共举办“国旗下成长”活动150余场,现场参与人数近两万人。这种新型的方式,打破了以往只有老师认可才能当上校园升旗手的惯例,打破了青少年参加升旗仪式一般只能在校园等封闭场所进行的惯例,创新性地打散了以区域、学校、班级为划分的学生聚集群落,使得每一名青少年学生,都可以通过不同渠道、选择不同的升旗点参与升旗。传统的爱国主义现场教育的仪式感、获得感,与新时期的社会化、网络化动员方式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让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参与升旗仪式的积极性被点燃。

  算上“十一”假期期间的一次升旗仪式,宝山区共富新村小学五年级学生曹嘉华已经参加了10次“国旗下成长”升旗仪式。她收集了6个升旗仪式的观摩章,才得到了第7次担任一名护旗手的资格。

  连续10个星期日,她都会准时从宝山区的家里,赶到爷爷家附近的普陀区顾正红纪念馆,跨区域地参加升旗仪式,集满印章。

  共青团普陀区委的刘纯菲透露了“集章升旗”的初衷。“小朋友的热情很高,报名排片已经排到2018年,很多五年级小朋友都要毕业了。”刘纯菲说,“每周10名旗手供不应求,没办法,只能推出了集章做旗手的活动。”

  上海市静安区地处上海最繁华的闹市区,外企、民企众多,一些民营企业负责人主动给团静安区委办公室打电话,申请在自己的员工子女中招募升旗手、护旗手、宣讲员,甚至直接承办升旗仪式。

  团上海市委书记王宇是“国旗下成长”主题活动的主要策划人,他透露,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升国旗,实际上是团组织的一项“长远规划”,“都说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不好做,但其实,孩子们的需求很简单很朴实,只要抓住他们的这项需求,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常态化探索,比简单的上课、灌输效果好。这种思想引领,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对来到现场的家长,效果都是可以预期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升旗仪式,参与者还现场聆听青少年代表和学生的爱国主题演讲宣讲。这些青少年宣讲员,也是通过网络报名筛选出来的“热心娃娃”,他们采用革命故事讲述、红色歌曲合唱、爱国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排演等形式聚焦红色经典。宣讲的准备和表演过程,本身也是一次对红色经典的学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话,在10月22日的“国旗下成长”活动中被反复提及,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参与升旗的青少年热血沸腾起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纠错】 [责任编辑: 聂晨静 张倩]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184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