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吃过“生态亏”,要吃上“生态饭”——一个“生态钉子户”的绿色守望
2017-10-11 09:03:36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哈尔滨10月10日电(记者 杨思琪 齐泓鑫)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47岁的郭丽华和丈夫划着船驶向水面深处,船上满载着渔网和水箱,夫妻俩开始了一天的打渔生活。

  这里叫程地房子,一个曾经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版图上消失的村屯。作为“生态钉子户”,郭丽华夫妇已坚守了15年,见证了这里历经生态救赎、被绿色重新唤醒的发展新路。

  风沙来了,人们不得不走

  因为水肥草美、鹤翔云舒,90年前,一个程姓家族在程地房子游牧狩猎,辛勤耕耘,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小时候,这里水草丰茂,开满数不清的小花,野鸡、野兔、狍子都随处可见,我站在高高的草甸子里只能露出个小脑袋,有种说法叫‘丢孩子’。”郭丽华带着满是眷恋的笑容回忆说。

  但她没想到,儿时的天堂后来竟成了苍凉荒芜的地方。

  随着村子人丁日渐兴旺,牲畜日益增多,对耕地和草料的需求急剧增加。于是,上千棵绿树被砍倒,成片的草原被啃食,随之而来的是漫天的滚滚黄沙,是西北强风的肆意吹刮。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这8个字在郭丽华的脑海里,纠结着复杂的情绪。

  据村里老人回忆,那时开垦草原3000余亩,饲养大小牲畜700多头。土壤沙化逼迫村民放弃耕地2000多亩,而剩下的1000多亩也在被黄沙浸吞、湮没。

  遇上连续数年干旱,粮食几近绝产,草场寸草不生,湿地连发大火,“泡子”(小湖)几度干涸。一时间,牛羊没得吃,鱼虾没得打,乡亲挨着饿,“踩着黄沙,牛上墙,马上房”“一天吃进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生态癌变”让百姓们箍上了沉重的“穷帽子”,杜蒙县沦为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02年4月,程地房子整体搬迁。32户、109口人告别故土,各走他乡。程地房子成了黑龙江省历史上唯一一个生态搬迁的村庄。

  她回来,看着这里变好

  搬迁那天,哭声、吆喝声、号子声,交织一起,此起彼伏。人们既带着对往日家园的眷恋感伤,又怀着对未来生活的崭新向往。

  可仅走了几个月,郭丽华就又搬了回来。

  “孩子小,老公腰不好,我不能出去打工。在外看山、看水塘,哪儿都不如家好。”有点固执选择“留守”的她,竟意外地见证了这里的生态变迁。

  “不久,全县就开始禁牧,从散牧改为打草喂养,每户负责固定的草场,限供16头牛,为的是让草场恢复元气。”郭丽华说,草原承包和圈舍饲养彻底改变了“一把刀(嘴)、四把锹(蹄子)”的局面。

  草原变绿了,饲料也充足了。截至2015年底,杜蒙县的草原面积恢复到339万亩,草原覆盖率恢复到80%以上,干草平均亩产量由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

  防风固沙是另一场“绿色革命”。全县干部群众都来植树造林,郭丽华曾给负责种树的三四十人做饭。

  “大伙儿到了大中午才休息,坐在树苗旁,端着碗大口大口地吃饭,但总被硌着牙,那就是吹来的风沙。”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杨树林,提起往日“囧事”,她的笑里多了些敞亮。

  从规模造林到精细造林,从见缝插绿到村屯绿化,一道绵延近百公里、宽5到25公里的“绿色长廊”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当地气象部门对1996年至2005和2006年至2015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后10年平均每年五级以上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比前10年分别减少了40天、43天和3天,年均降雨量增加了84毫米。

  为破解“干旱”,杜蒙县开通了多项水系连通、生态补水工程。目前,全县水域面积已恢复到205万亩,栖息鱼类超过60种,连对生态最为“挑剔”的白鹭也在此栖息。

  “以前都不敢穿白衬衣,一是怕冷风钻,二是太脏洗不过来。现在风小了,沙少了,想穿啥穿啥。”郭丽华说,2014年杜蒙县摘掉了“国贫帽”,自己干啥都有了精气神儿。

  吃过“生态亏”,要吃上“生态饭”

  眼看搬到邻村的乡亲们打起了零工、开起了饭店,一年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还有的靠迁入地的水多土好,办鱼塘、开鸭舍,也都找到了脱贫之路。郭丽华两口子不是没想过走。

  她清晰记得风沙湮没村庄、乡亲们举家搬迁的慌乱,也记得在沙地里把树种起来的辛苦。“我就要守着这里。”郭丽华说,她对生态的珍爱是融于血、刻于骨、铭于心的。

  “我不信,有这么大的‘泡子’、这么好的草场,就富不起来?”凭着这股倔劲儿,去年起郭丽华夫妇花10万元承包了两个水面,共1500亩。

  每天凌晨,夫妻俩就起床摸黑撒网,到了傍晚回到船上收网、分筐。“好的时候一天能打3000斤大小鱼虾,卖到周边县市,也卖到南方。”吃上“生态饭”的郭丽华说,“儿子上大学的钱不用愁了。”

  午后,阳光从成排的杨树林里泻下来,郭丽华打心眼儿里喜欢。每逢雨后,树林里总有些周边的市民驱车来采蘑菇。今年,一条新修的公路从家门口穿过,郭丽华又多了新念想:“路好走了,来的人就更多了,我希望办个农家乐……”

  夕阳西下,湖面上几条木船穿梭、停靠,芦苇荡随风摇曳,彩霞绚丽如画。悠远的水岸线上,重新铺砌的绿色正在生长、蔓延……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陈延特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海洋六号”科考归来
“海洋六号”科考归来
埃及塞加拉古墓群新发现7座法老墓葬
埃及塞加拉古墓群新发现7座法老墓葬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江西:“脐橙之乡”丰收采摘忙
江西:“脐橙之乡”丰收采摘忙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78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