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土改第一村的“土”“改”新路
2017-10-04 10:44:46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哈尔滨10月4日电   题:土改第一村的“土”“改”新路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春雨

  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个村庄,与“土”“改”的联系比土改第一村——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更紧密。

  这里是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昔日“光腚屯”在改革大潮中,发展成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在全国50多万名村支书中,76岁的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普通却不平凡,秉承凡事相信党、办事为群众、干事讲科学,他被誉为“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在村里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查看水稻长势(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在“土”中谋发展,在“改”中再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张宝金带领元宝人,闯出小山村的发展新路。

  土地的力量

  东大壕地,元宝村最古老的耕地。

  张宝金捧起一把泥土,轻搓,松软的黑土四散落下。

  土改工作队曾在这打下第一根桩子。70年后,这里又树起新坐标,旱田改水田示范区。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前左)和村民一起查看水稻长势(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一穗平均110多粒。”张宝金拔下稻穗一粒粒数。剥开几颗稻谷,捻进嘴里嚼,“都上成了,亩产得1200斤,效益是玉米4倍。”

  旱改水,元宝村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来曙光。

  5年前,旱田“一统天下”,玉米效益好又省工。

  东大壕地北边,有全村唯一一块水田。几户村民合计,干脆改旱田算了。

  没想到这件“小事”让张宝金给挡了。他还撂下一句硬话:“图省事不讲效益,不算好农民。”

  村民嘴上不说,心里却不服。张宝金拿出了细账:玉米1亩收入1133元,普通水稻1564元,“稻花香”水稻2030元。

  种粮大户王成杰心里还有疙瘩:“水稻咱不会种,也不敢种啊。”

  张宝金急,但没有“强压头”。他先试种。

  第一年,成功试种。第二年,丰收却没卖上好价钱。第三年,吸取教训,丰收又丰产,有人跟着一起种了。第四年,国家调整玉米收储政策,水稻亩收益比玉米高几倍,改水田的更多了。今年,全村水稻从2012年的700亩发展为5300亩,超过总耕地面积一半。

  当年像王成杰一样犹豫的人,纷纷把旱田改为水田,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9万元。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给刚栽种的松树培土(2012年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在元宝村做保险的施国艳,是《暴风骤雨》中“赵光腚”原型的重孙媳妇,她说:“与5年前比,元宝村人收入更高了,保险销售量大幅上升。”

  大伙都夸赞老支书。他说:“农村家底薄,土地是压箱宝,决不能浪费。”

  在深爱土地的张宝金看来,每块地都是宝。

  冯大洼子,元宝村最久远的荒地。

  小河岔、柳树毛子、砂石曾是主角,有人说,这就是废地,啥也干不了。

  每当捧起这儿的黄土,张宝金都会久久沉思。

  手里的黄沙伴着思虑滑落,创业的蓝图在指缝间升起——变荒为宝建设工业园区。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左)在铅笔工业园区查看施工进度(2012年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元宝村成为亿元村,工业是火车头。改革开放初期,村里集资办小木农具加工厂,后来又建起筷子厂、铅笔厂。截止到2012年初,元宝村已有铅笔、铅笔板为主导产品的企业28家,铅笔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被称为“亚洲铅笔之乡”。

  但这些企业散落在村里,再加上还有意建新厂的投资者,急需一块地集中办企业。

  清明刚过,轰隆隆的机器声响彻在冯大洼子上。亘古的荒原开辟出180亩工业用地。铅笔、食用菌、玉米加工等企业纷纷落户园区,全村各类企业发展到38家,村总资产达6.7亿元。

  《暴风骤雨》中老孙头赶马车被溅了一身泥的片段,让年近7旬的村环卫工高会友印象深刻。穿行在工业园区间的环村水泥路,老高说:“谁敢想村里有环路?别说泥,草刺我都要扫干净。”

  环村路的一头是元宝山,元宝村因此山得名。

  初秋的元宝山,阳光穿过金色的白桦叶,在林间小路留下斑驳的树影。登到山顶,元宝村尽收眼底,村前是玉带一样的黄泥河,村后的元宝顶子上,万亩生态林松涛阵阵。

  老支书半蹲,眯起左眼:“你看咱这生态林,无论从哪个方向看,树都成行。”

  元宝山原来是一座秃山,元宝顶子也曾被开垦成耕地,一下大雨,黄土混着雨水冲进河道,黄泥河成了黄色泥巴河。

  拿绿水青山换来的钱,有啥用?

  老支书发誓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好环境。他带人顶着风雪跪在元宝山的石头上凿坑,膝盖被硌出血,擦擦继续从山下背土种树。为了让元宝顶子重披绿装,他领着全村老少爷们退耕还林。

  元宝村的万亩生态林已经成为一景,远道来的城里人,都愿意到山上走走看看,认认林子里的30余个树种。

  村民姜春清的循环农业基地就在林中。漫山奔跑的鸡鸭鹅、围栏圈养的生态猪,还有正在建设的母猪繁育基地透出勃勃生机。

  “禽畜排泄物都进沼气池,沤出的肥料种有机葡萄、水稻,实现了绿色循环。”姜春清说,

  让姜春清自豪的更有他的500亩林地,按每棵树每年自然增值10元计算,一年闭着眼睛赚40多万。

  有了青山,不愁绿水,下雨流到黄泥河的水变清了。借助好生态,元宝村正在建设旅游景点“韩老六大院”,两户村民已经办起了农家乐。

  农家乐店主王春娟充满自信:“咱这山好、水好、土改文化好,搞旅游肯定错不了。”

   1 2 下一页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朝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330112176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