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见证中国破解世界治沙难题
2017-09-12 20:39:43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见证中国破解世界治沙难题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侯雪静、于嘉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目前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土地的健康,决定着水、粮食和气候的安全,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防沙治沙就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为应对全球共同的顽疾,《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1996年生效,成为关注土地问题的第一个全球性公约,我国在公约生效当年就加入。

  公约生效21年来,十几次缔约方大会,196个国家和地区的推动,合作机制日渐完善,阶段性目标愈发清晰——“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2017年第13次缔约方大会的接力棒交到中国手中时,中国已是全球治沙“尖子生”,中国的治沙奇迹引发世界关注,中国的治沙理念和方案,正在推动世界防治荒漠化进程。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见证中国破解世界治沙难题

  9月11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幕。

  凝聚生态共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引发世界共鸣

  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23%左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缩减。2000年以来,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290多万公顷。

  这只是我国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中国68年的治沙历程,堪称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防治荒漠化起步阶段,中国政府组织广大人民和科技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全民防沙治沙行动。

  1978年以后,上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开启了以生态工程推动治沙的重点治理阶段,其间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建立了荒漠化监测体系。

  进入新世纪,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建立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防沙治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从2004年开始,我国连续三个监测周期实现了治沙成绩单上的四个“双”: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缩减”、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双减轻”、沙区植被状况和固碳能力“双提高”、区域风蚀状况和风沙天气“双下降”,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全球退化土地零增长目标。

  “中国政府和公众这么多年来克服困难,采取多样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真令我吃惊。”阿根廷自然资源和环境基金会副会长安娜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3年批复的防沙治沙规划确定了2020年前完成2000万公顷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

  大生态观,是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体现了共创和谐地球的整体观,正在世界舞台赢得支持和认可,凝聚了治理和发展共识。

  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署第二十七次理事会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理念的认同和支持。

  同年8月,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加入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主办方,这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治沙成就、防治荒漠化经验的赞许。

  今年大会期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全球首部沙漠生态财富报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向全球介绍中国治沙案例,肯定中国治沙成效。

  中国治沙成就背后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发了世界共鸣。意大利代表团团长格拉麦诺斯说,中国治沙行动具有导向作用,正如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也认识到只有保护好我们的土地,才能发展好经济。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6)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见证中国破解世界治沙难题

  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民勤沙生植物园,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工作人员在仿真固沙灌木固沙试验区测量数据(2016年11月21日摄)。

  贡献中国方案: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将坚定不移履行公约义务,按照本次缔约方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加强同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发给大会的贺信体现了中国在防沙治沙上的大国担当。

  放眼中国,一个个“绿进沙退”的绿色奇迹,不但在我国北方筑起一道道生态屏障,也为全球防沙治沙树立了榜样。

  宁夏,这个全国唯一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的11.9%提高到现在的12.63%,形成了“植被恢复与重建—草地畜牧业—节水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治沙技术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治沙奇迹”。

  在陕西,沙化面积较2009年减少593平方公里,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生态条件。

  在塞罕坝,三代人,55年的时间,凭借科学治沙、适地适树的原则,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变为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昔日“死亡之海”探索出“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生态与产业相结合”“企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其绿化成果荣获联合国颁发的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

  “库布其沙漠30年来的治理成果让人钦佩,中国的治沙经验为解决全球荒漠化问题提供了借鉴。”爱沙尼亚环境部部长希姆·基斯勒说。

  治沙奇迹的背后是中国系列方案的支撑:

  ——政府主导,建立跨领域、多部门分工合作机制;

  ——依法治理,颁布一系列与防治荒漠化有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世界上首个颁布防沙治沙法的国家;

  ——政策引导,防治责任落实到省级政府;

  ——工程推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

  ——科技支撑,创造了“中国魔方”草方格、低盖度治沙等多项治沙技术和荒漠绿洲防护林体系等多种综合治理模式;

  ——产业化治理,治沙与经济、民生一起发展;

  ——全民参与,防治荒漠化凝聚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中国为防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理念和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贡献中国的解决方案。

  收获发展共赢:引领示范建立机制形成合力

  防沙治沙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中国以治沙为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正在以生动实践刷新全球治沙理念,以样板示范引领国际治沙实践。

  中国寻找到驯服“沙魔”的秘诀,找到了打开沙漠黄金宝库的钥匙。据联合国环境署评估,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

  截至2015年,中国沙区已营造经济林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3.9%。特色林果业带动沙区种植、加工和贮运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沙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产业。

  中国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荒漠化防治的国际合作,开展的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的各类双边多边合作项目达90多个。在中国积极推动下,本次大会初步达成一系列合作成果,形成全球治沙合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公约的缔约方。本次大会形成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在这一机制下中国将为沿线国家提供学习基地,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磋商,凝聚共识,为推动国际治沙合作作出贡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表示,机制将促进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实现,也会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带一路”正在成为绿色之路。“‘一带一路’国家山水相连,是生态命运共同体。只有共同迎接挑战,才能共享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主任潘迎珍说。

  中国政府还将向大会递交《中国土地退化零增长履约自愿目标国家报告》,全面反映中国治理理念、成效、技术,与世界分享经验;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履约自愿目标,展现了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的实现,只是中国荒漠化防治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说,中国政府下一步计划到2050年使可治理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治理。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依法保护生态,防止产生新的破坏;依靠科学提高治沙效果,共享经验推进国际合作。

  在沙中建起黄金屋,让沙中再生千钟粟,盼沙中车马多如簇……中国生态经济化治沙样板正在引领国际治沙趋势。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将治沙和治穷相结合。在中国,沙漠没有被看成一个问题,而被视为机遇,即在绿化沙漠的同时带来就业、减贫的机遇,这正是我们需要做的事。”埃里克·索尔海姆说。

  “中国将恢复土壤的生态健康与人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这恰恰是我们想要寻找的方法。”格拉麦诺斯说,健康的自然环境恰恰是经济发展的秘诀,今后我们和中国一定有很多合作机会。(参与采写:胡璐、孙雯骥)

 

 

各国青年磋商通过《全球青年防治荒漠化倡议》

  在8日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青年论坛上,参会的各国青年代表磋商通过了《全球青年防治荒漠化倡议——防治荒漠化,青年在行动》。详细>>

+1
【纠错】 责任编辑: 谢艳
相关新闻
  • “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
    10日,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中国、阿尔及利亚、柬埔寨等有关国家启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
    2017-09-10 23:41:51
  • 我国已实现荒漠化土地零增长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11日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多年来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实现荒漠化土地零增长。
    2017-09-11 18:15:49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飓风过后的迈阿密
    飓风过后的迈阿密
    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即将开幕
    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即将开幕
    一只军犬的述职报告:我凭什么名震犬圈
    一只军犬的述职报告:我凭什么名震犬圈
    瑞士两列火车相撞约30人受伤
    瑞士两列火车相撞约30人受伤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52112165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