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何时再见活水来?”——大运河畔百姓盼通水
2017-07-20 21:22:15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石家庄7月20日电  题:“何时再见活水来?”——大运河畔百姓盼通水

  新华社记者高博

  “要是有水就好了!”记者近日在大运河河北段采访时,不少民众表示,眼前这条干涸的运河加剧了人们对水的渴望,通水几乎是沿线群众的普遍心声。

  “我是在大运河边上长大的,运河没有水,也就失去了一半灵性。”全程参与当年大运河申遗的河北省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孙晶昌告诉记者。

  孙晶昌的家乡河北沧州是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全长215公里。孙晶昌是当年河北省大运河申遗办负责人,8年申遗他走遍了大运河河北段所有遗产点,300多个遗产点走下来,大运河更印在了他的心里。

  在孙晶昌的印象里,小时候运河里还有水,秋天时,自己还会和四五个伙伴带上网具去捉螃蟹。他说:“大运河的开凿使得沧州渐渐成为南北往来的要冲、水旱两路的咽喉,沧州城依着运河而兴旺昌盛起来。因为运河两岸经济发达,文化比较开放,姑娘也都喜欢嫁到运河边上的村里。”

  历史上的沧州段运河是条丰水河,古时为减轻洪水压力,南运河沧州—德州段弯道众多,通过人工弯道,以蜿蜒曲流的河道形态对航道水面坡降作出调整,将河道纵比降减缓,就能降低流速,便于行船。

  上世纪70年代,南运河和大部分的北方运河已经断流或间歇性断流,如今南运河沧州至德州段河道已经很难见到几处水洼,泄洪排涝成为主要功能。

  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为大运河河北段仅存的两处夯土坝之一,因采用了糯米浆拌灰土这一中国建筑中堪称伟大的工艺,故称为“糯米大坝”。如今站在连镇谢家坝大堤上远望,河底稍有些水,几近干涸,除了运河东岸这条沿用百年的大坝在诉说当年此处水势滔滔之外,早已不见昔日盛况。

  “尽管河流已经干枯,但因历史上未遭到过度开发和过度破坏,沧州段运河基本保持了河道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孙晶昌表示,南运河河北段多弯道,致使险工险段众多,连镇谢家坝为险段之一,历史上洪水在此处曾多次决口,谢家坝筑成后,对防御洪水起到了重要作用,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虽然现在大运河河北段大部分都已断流,但沿线群众提及大运河,都会用“母亲河”来形容。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建表示,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条水渠,还衍生出沿线独具地域特色的无形文化遗产,沧州武术和吴桥杂技的兴起和传承,都和大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运河哺育着沧州人。”孙建表示,“沧州大地自古是喝苦咸水,但大运河两岸的村庄,井打下去,水是甜的,这都是大运河水渗透过来的,因为有甜水,运河两岸种菜的多,但现在缺水的情况让人遗憾。”

  今年70岁的刘桂茂是沧州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他告诉记者,因运河的衰落,沿线城市也少了几分色彩,运河有了水,城市也会“活”起来,既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沿线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也是对民族记忆的唤醒,对文化基因的自觉传承。

  “大运河是线性文化遗产,涉及多省份和多部门,跨区域和跨部门协调是最难的事情。”孙晶昌希望国家统一调度,协调推进工作,让大运河河北段流淌起来。

  “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活水再来,重温大运河的美好回忆。”刘桂茂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暑假遇高温 沪儿科医院就诊量走高
    暑假遇高温 沪儿科医院就诊量走高
    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预赛:中国队晋级决赛
    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预赛:中国队晋级决赛
    西藏8名先天性疾病患儿在北京接受治疗
    西藏8名先天性疾病患儿在北京接受治疗
    “天窗”
    “天窗”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135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