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千年运河,流向未来——寻访大运河文化带
2017-07-18 12:10:54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题:千年运河,流向未来——寻访大运河文化带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蒋芳、王思北

  贯穿南北5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这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涌淌2500年,广袤土地、亿万民众得以滋润、繁衍,一座座城镇因之崛起、繁荣。

  西挽陆上丝绸之路,东接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世界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世界共同的财富与荣光。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无论世代如何变迁,流域百姓将大运河视为母亲河、最深沉的乡愁。

  伟大起始,决定壮美流向、辉煌未来!

  运河之波,映照历史星空

  大运河始凿于公元前486年。《左传》如是描述:“吴城邗,沟通江淮。”

  吴王夫差下令修建邗沟,欲以水路沟通江淮,争霸中原。这位雄心勃勃的君王没有想到,当时开掘的一条人工沟渠,日后竟发展成为世界奇迹之一,源远流长,泽被千秋。

  隋炀帝杨广登基的第一年,就急切地提出修建大运河计划:通济运河,由洛阳东下山阳(淮安);邗沟运河,由山阳南下江都。

  及至元世祖忽必烈,他以超凡气魄,用十余年时间开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实现了南北大运河的全线贯通。

  斗转星移,白云千载!

  盛夏时分,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的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内。3D影视展厅,现代声、光、电技术,复原千年场景——从济宁到临清的古运河河道上,过往船只像爬楼一般,沿着31道大小闸门向上缓慢攀爬,最终翻过水脊,汇入海河。

  “南旺枢纽曾被誉为大运河科技含量最高的‘心脏工程’,这一构想出自一个乡野老农。”汶上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宋毅介绍,大运河山东段在公元1289年凿通后,由于济宁的地势比南旺低,往南旺方向分水因“水往高处流”,导致河道“常患浅涩”,过往漕船经常搁浅。官员微服私访,老农指点迷津,漕运“浅涩”顿开,“心脏工程”诞生。

  民国初年,荷兰水利专家方维因看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后赞叹:“此等工程在十四五世纪工程学的襁褓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

  “运河不仅有众多的桥和坝,还有丰富的船舶文化。”浙江省嘉兴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何建春说,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中国最古老的独木舟,在世界航运方面,中国贡献了一系列发明,如水密舱、平衡舵、指南针、车轮船等。

  清晨,满河朝霞,船帆如林;入夜,桨声灯影,水榭楼台……贯通中国南北5大水系的大运河,千百年来,滋育着城市与众生,涵养着风情与人文。

  南方,运河与白玉长堤路、临河古戏台、乌篷小画船连接一起。扬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说,缘因运河,扬州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国际港口城市。波斯等国商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扬州,运来异域的香料、珍宝,带走中国的陶瓷、丝绸、茶叶……

  北方,运河是一首张扬生命质感的船夫号子。“远看通州城啊,好大一条船啊,嘿嘿嘿,嘿呀嚯……”激昂豪迈的运河号子“回放”着当年运河古道白帆蔽日、船歌悠悠的繁荣盛景。“对通州人来说,大运河是命根,养育了通州人民。很多老百姓都能讲出一段运河的故事来。”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查显友说。

  “正是大运河的贯通,让北京从一个地方城市开始向全国政治中心演变。”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讲述大运河对北京的重要意义。

  “长城与大运河,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大标志。”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说。“大运河以积极的、主动的、开拓的姿态,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

  万艘龙舸,承载千年文明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鲁迅在其名篇《社戏》中,这样描绘家乡绍兴的“水边戏台”。

  运河所经之处,皆有故事与风俗。

  从昔日运河上千帆竞发、舟楫如织的恢弘盛景,到现今沿岸百姓枕河而居、临河浣衣的美妙意境……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丰富了运河流域文化的内容,使运河文化成为独一无二的“活”的、流动的文化遗产。

  天津杨柳青古镇就坐落在京杭大运河边。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南方的纸张、水彩,沿京杭大运河传到了这里,杨柳青年画因之而兴。今年67岁的霍庆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吃运河水长大。在他看来,正是门前这条流经千百年的大运河,让杨柳青年画有了包罗万象的艺术风格,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中国禅宗四大丛林中的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旻寺,都坐落于古运河畔。古运河旁的塔影与钟声,对于南来北往的旅人来说,也是长途跋涉的坐标和心灵希冀。

  更多的中国文化借助运河扩大了世界影响。

  唐宋以来,运河边的雕版印刷极大发展,大量书籍随着四通八达的水路衍播四方。到了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了自己在富庶繁华的运河城市的游历见闻,在欧洲及世界引发了巨大反响。

  “运河区域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发达之地,在此基础上诞生发展起来的运河文化引领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省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生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运河的重要功能逐渐被现代交通方式替代。而今,这条曾被誉为“流金淌银”的人工水道不复从前的光彩:北方河道全部干涸,污染严重;南方河道沿岸被高楼大厦、公园草坪替代。

  在韩信故里江苏淮安码头镇,85岁的张乐民告诉记者,张家到他已经是第五代住在运河旁。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漕运功能日益荒废。河道格局还在,但堤、坝、闸都已消失;沿岸住家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去了城里。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运河,让大运河有尊严地“活”下去,2006年,国家做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决定。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遗产项目。

  “当前大运河保护、开发和利用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严重挑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认为,沿岸城镇是依托运河发展起来,大运河的保护和沿线城镇发展应建立互动关系。

  浙江湖州市交通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姚波有个理想——把运河及其支流、岔河里上的古桥编号,进行恢复和保护。“有一天,我们可以骑着自行车,从杭州拱宸桥出发,沿着这些古桥,直到嘉兴乌镇、江苏无锡、北京……”

  “大运河应进行科学的遗产保护,经过科学研究评估,留下那些重要的见证历史发展演变的遗产,为后人留下历史的坐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书恒说。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近年,运河沿岸社区民众、学生团体纷纷发出保护大运河倡议书。对中华民族这一重要文化象征的保护,渐成全民自觉行动。

  “云帆”高挂,起航新征程

  大运河以其特有的镇定与从容,无声影响着流域百姓的生活方式,塑造出流经之地的文化性格。

  “栽种桑树,用桑叶喂蚕,蚕屎用来养鱼,鱼的排泄物变成池泥,池泥挖出来当有机肥料,用来种稻种桑,再养蚕……如此循环下去,形成一个完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物链,无污染无公害。”

  多次考察大运河的作家舒乙惊讶地发现,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这种生活生产模式在大运河河畔还能“如此纯真天然地活着”,老太太们、小姑娘们仍然按照千年以前的严格规矩养蚕、劳作。

  大运河之水孕育的文明智慧,代代传承,在今日仍然显示着强大生命力。

  沿着大运河自南向北而去,杭州的彩灯匠人们扎出一盏盏彩灯,装点着运河边的元宵灯会;河北吴桥人走出运河,将古老的杂技艺术传播各地,扬名世界……

  在运河人眼中,这条古老河流流过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不可割舍的根脉,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是永恒的悲欢。

  “大运河作为线型文化遗产,宛如一条文化玉带,串联起沿岸无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催生了各地特色鲜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说,在“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呼之欲出,它应能让这些文化遗产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沿线城乡共同繁荣和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做过估算,大运河流经的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很大一部分;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也颇为可观;动漫、电子商务、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也主要集聚在这条线路上。

  “种种数据表明,大运河沿线凝聚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说。“在大运河传统运输功能弱化的今天,要彰显其文化价值。要在运河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中找到新的平衡点,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实现运河文化的华丽转身。”

  这意味着世代“枕水而居”的运河人,将迎来新的明天。

  从小住在常州大运河边西吊桥太平巷的邵志强,一生沉醉于研究运河历史文化。申遗成功后,他提出在沿河原有工业遗存处建常州工业遗产公园。如今,据此打造的“运河五号”,已成为有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地。

  在大运河的北端,按照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将串起通州、张家湾、漷县三座古城,建成一批历史文化展览场所,建设延芳淀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景观。“十三五”期间,北运河将计划实施通航。

  “届时,大运河文化带将在改善沿岸居民生活环境、发展旅游、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冀望,大运河文化带所属各地各部门,依托沿线文物、遗迹保护,深入挖掘、整合、利用大运河文化价值,并进行整体规划。“大运河文化带涉及沿线众多城市和人口,必须从国家层面整体规划,有序推进。”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悠然流过千载的大运河及其灿烂文明,不只是留存于博物馆、历史遗迹、人们回忆中,而将更加鲜亮地“活”在当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能量。

  千年运河,流向未来!(参与采写记者:孙晓辉、关桂峰、高博、俞菀、冯源、李鲲、周润健)

+1
【纠错】 责任编辑: 成岚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动物园为大熊猫送冰块消暑
    动物园为大熊猫送冰块消暑
    短跑名将张培萌与歼-10赛百米
    短跑名将张培萌与歼-10赛百米
    气温超40℃ 大漠深处有战鹰出没
    气温超40℃ 大漠深处有战鹰出没
    上海:高温持续 喷雾降温
    上海:高温持续 喷雾降温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29658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