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PPP进入落地开工年 民企有望搭上顺风车
2017-03-07 16:39:2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汪文品) PPP项目一直为外界关注的是虽然地方推出项目数量众多,但项目落地难,落地率较低。融资是PPP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棒,然而这一棒时常“掉棒”。接受采访的企业家和专家普遍认为,当前PPP项目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期限错配等问题,而对民营企业来说这些问题更突出一些。

  与其他县域PPP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全球唯一内陆“两国一岛”黑瞎子岛的东极小镇PPP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积极落地中,各方机构、资本争相抢搭“顺风车”。“以前我们这个项目融资难、推进难,现在好多民营资本追着要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追着要与我们合作。”东极小镇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主任王新班告诉新华网记者,引入中国PPP基金后,项目落地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联手中国PPP基金的项目合作模式充分调动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既突破了融资难、落地难、运作难的困境,又促进了各类企业平等合作及项目风险防控,推动了公共服务供给由低效向高效的转变。”黑龙江抚远市市委书记周宏向记者表示,中国PPP基金的参与,既完善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让项目实现专业化、高效率的运作及管理,又对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起作用。

  “随着这一年的参与了解,我们感到中国PPP基金对东极小镇项目的前期调研、方案完善、协议谈判等工作,对于降低项目融资成本、提高地方政府契约精神起到了示范效应。”东极小镇项目的大股东抚远东极伯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靖由衷感叹。

  在各项政策逐一出台、国家级PPP基金积极参与后,地方项目落地速度发生了积极变化。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入库PPP项目共11260个,投资额约13.5亿元,签约进入执行阶段的项目1351个。全国入库项目和落地项目均呈逐月持续稳步上升态势。

  中央政策保驾护航 民营企业有得投

  过去,由于PPP顶层法规缺乏,一些地方政府契约意识不强,不少民营企业担心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对PPP模式观望多、参与少。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PPP项目中设置不必要的规模、资质、企业注册地等门槛,让民营企业“没得投”。

  从2015年起,中央各部委出台系列政策,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进入范围,民营企业可涉足的领域更加广阔。2017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各个领域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政策频繁出台,民间投资的进入范围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能源、高科技等行业将成为2017年民间投资进入的重点。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有些地方政府把PPP模式视为传统融资平台的替代,过分强调了PPP项目的融资功能,忽略了PPP项目真正的落脚点在于提供专业、高性价比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样一来,融资能力强、成本低的国企自然有更多的机会,一些专业能力更胜一筹的民企往往分不到羹。”

  以往民企“没得投”的现象正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拓宽而改变。随着《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等一批政策相继发布,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开展PPP项目等成为重点内容。例如,鼓励以PPP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支持以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开发区等。

  不仅如此,今年2月初,证监会对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第6127号建议《关于实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建议》进行了回复。证监会表示,将进一步协调相关单位明确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并共同培育和积极引进多元化投资者,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发展。对于投资PPP项目的前景,民企有所期待。

  PPP基金完善机制 民营企业有退路

  除了中央配套政策的尚未完善、部分地方政府的自我保护主义,退出机制不畅更让民企投资顾虑重重。PPP项目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民企投资不仅要看“钱景”,还要看退路。

  不少民营企业家表示,此前政策对退出机制的安排,偏重于非正常方式退出情形下的临时接管、政府回购等,但对正常退出情形下的政策安排还不够完善,企业参与PPP项目有顾虑。

  抚远东极伯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靖告诉新华网记者,没有正常退出机制会让民资望而却步,中国PPP基金的加入带来了专业团队,让整个管理机制更加科学、专业,设计了完善的退出机制。

  除了投资东极小镇项目,中国PPP基金还通过股权投资为长春北湖湿地项目公司提供了资本金,提高了项目整体的信用水平,带动了银行配套融资的进入,增强了项目公司的融资能力。

  中国PPP基金总经理刘隆文表示,中国PPP基金的投资期限长,一般都超过20年,有的甚至30年,通过与上述PPP项目的运营周期保持一致,有效降低了该项目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风险,也进一步为该项目提供了增信。

  “中国PPP基金介入项目带来了新的融资方案和交易结构。我们的项目周期长、项目大,以往找银行、机构融资非常困难,而光靠政府财政难以独立支撑。现在的PPP模式引入了活跃的社会资本,形成了多元化的资本构成,更有利于项目运作和管理。”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学东告诉记者,投资54亿元的伊洛河水生态文明建设PPP项目此前由三家股东组建的项目公司运作,通过股权转让引入了中国PPP基金,为社会资本“投、融、建、管”全方位参与整个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方联手共建机制 地方发展有布局

  一直以来,由于PPP项目的交易结构通常比较复杂,且涉及到地方政府、国有出资代表、联合体、银行、行业主管部门等多方,民营企业缺乏协调和推动能力,往往需要就某一问题分别与一家或者多家参与方谈判,极大地影响到PPP项目的落地效率,谈判成本高。

  记者获悉,针对PPP项目落地难这一痛点,中国PPP基金介入项目之后,在与相关方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会推动地方政府组织主要参与方统一召开项目谈判,将各方的诉求、争议、难点一并提出和解决。“东极小镇项目公司成立后,我们各方正在就设计科学合理的董事会制度作进一步沟通。”抚远市委书记周宏向新华网记者透露。

  过去一年,中国PPP基金的投资足迹覆盖了中国18个省。自2016年8月正式运作以来,中国PPP基金就以超高的效率加速推进项目投资。中国PPP基金董事长周成跃说,“截至2016年底,我们PPP基金通过项目签约和在9省区设立省级PPP子基金两种方式,累计签约金额517亿元,涉及总投资额约8000亿元。项目涉及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棚户区改造、生态保护和水系治理、新型城镇化、综合管理、片区开发、海绵城市、医疗卫生、文化、养老等多个领域。”

  多位专家分析称,引入国家级PPP基金这一创新既有利于地方政府的存量项目,也有利于增量项目,能加快推动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落地生根”,产生“滚雪球”的效应。“地方政府利用存量资产与社会投资人合作,可以盘活城市绿化及公共设施存量资产,建立适应当地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各方联动共建项目的规划也可以用于城市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开辟了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新的融资渠道,缓解财政压力。”一位地方政府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三年来,我国的PPP市场几乎每年都保持着翻番的发展态势。民生证券分析称,2015年是PPP推广年,2016年是签约年,2017年将是落地开工年。2017年,PPP对基建和经济的带动将有实质性贡献。随着财政部和发改委推出的不少大项目步入落地期,业内预计,2017年PPP新落地项目规模将达2万亿元。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道营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尼泊尔南部城镇爆发冲突致多人死亡
    尼泊尔南部城镇爆发冲突致多人死亡
    成人礼 致青春
    成人礼 致青春
    贝鲁特夜景
    贝鲁特夜景
    品茶修心 乐享春日
    品茶修心 乐享春日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18129503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