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随笔:喀布尔河上的第一座女性纪念碑
2017-03-07 15:47:14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喀布尔3月7日电 随笔:喀布尔河上的第一座女性纪念碑

  新华社记者代贺

  “……为了与无知、偏执、愚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了捍卫世间之公正,为了解放这片土地……”

  在喀布尔河畔,屹立着这样一座纪念碑:碑身由洁白的大理石砌成,通高达20米,顶部是一个紧握着的血色拳头,在夕阳下格外醒目,瑰伟壮观。人们每每经过,会不由地抬头仰望上面的这段碑文。

  这是为了纪念一名普通的阿富汗女性,也是喀布尔历史上第一次为女性立碑。

  非正常死亡

  2015年3月19日,凄凉的惨叫声打破了喀布尔河畔的平静。27岁的地毯女工法洪达·马利克扎达因遭人怀疑烧毁《古兰经》,在围观者的起哄声中,在警察的注视之下,被宗教极端分子活活打死。

  “她的死状极其惨烈,”家住喀布尔河畔的法蒂玛目睹了当时法洪达死去的整个过程。“她满脸鲜血,浑身是伤,一次次试图挣脱殴打她的人群,又一次次被狠狠打倒。”法蒂玛一边回忆,一边用发抖的双手捂住双眼,声音哽咽。

  惨案发生,举国震惊。阿富汗总统加尼督促警方彻查案件、严惩涉案人员,并专程慰问遇难者家属。喀布尔市民纷纷涌上街头抗议这一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

  受事件牵连,法洪达的家人不得不搬家。“警察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搬走,否则他们可能无法保证我们全家的安全,”法洪达的父亲穆罕默德·纳迪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些极端宗教分子已经向他们全家发出恐吓。

  究竟谁是“异类”

  法洪达1988年出生在喀布尔一户普通人家,全家都是穆斯林。法洪达从小和其他穆斯林女性一样,学习《古兰经》,出门戴头巾。

  “法洪达有些不同的是,她从小就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格外用功,成绩一直很好,还考上了大学,”纳迪尔这样回忆自己的女儿。

  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法洪达20岁那年参加工作,挣钱养活弟弟妹妹,帮助父母分担生活重担。但她也有梦想,憧憬爱情。对待婚姻,她有自己的追求,没有遵循家长安排。

  “妈妈,”法洪达有一次对母亲说,“我不在乎我将来的丈夫是贫穷还是富有,我只希望他受过良好教育,为人正直。”

  回忆自己的女儿时,这位母亲声泪俱下。她说法洪达很勇敢,从不避讳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法洪达的悲剧让人心碎。是什么让一群人如此残忍和极端,举起石头砸向自己的同胞?在父亲纳迪尔看来,女儿的悲惨命运与这个国家的社会现实密切关联。

  “近30年的战乱,让原本封闭的阿富汗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全面滞后,一些穆斯林走向极端,”阿富汗当地资深媒体人士卡迈勒对记者说,一些人采取极端方式攻击所谓“异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部分极端穆斯林逐渐发展成为恐怖分子,比如“基地”、塔利班、“伊斯兰国”等组织。阿富汗长期的动荡局势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

  渺小与高贵

  “我该如何保护我的孩子。”75岁的纳迪尔在回忆送别女儿的那一刻时说,当地风俗是绝对不能接受女性为死者抬棺材的,但法洪达的葬礼却打破了这一惯例。

  “那天很多人自发为她送行,很多女人一起为她抬棺。”在纳迪尔的记忆中,成千上万的喀布尔市民当时手持法洪达的照片走上街头,送她最后一程。

  据统计,2014年以来,阿富汗全国针对女性的各类暴力案件总数达到8188起,其中包括殴打、性侵犯、强迫婚姻等。

  在2016年的一次记者会上,阿富汗公共卫生部副部长艾哈迈德·纳伊姆明确表达了对本国女性遭受严重暴力的担忧。他说,政府掌握的统计数字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因为很多女性不幸离世,“根本没有机会报案”。

  “世界上最渺小的生命也拥有最高贵的尊严。”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的话至今警醒世人。

  喀布尔河畔,纪念碑下,越来越多的阿富汗人希望法洪达式的悲剧不再重演。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斓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品茶修心 乐享春日
    品茶修心 乐享春日
    加纳庆祝独立60周年
    加纳庆祝独立60周年
    海南三亚“第三卫生间”亮相景区 解决特殊游客群体如厕需求
    海南三亚“第三卫生间”亮相景区 解决特殊游客群体如厕需求
    韩国军方称朝鲜试射4枚导弹
    韩国军方称朝鲜试射4枚导弹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2058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