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鳞饼 “剃龙头”盼好运
2017-02-27 07:38:0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资料图:农历二月二 南京城南老街“龙抬头”。民间舞龙队在南京城南老街舞龙。泱波 摄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又称作“春龙节”,有不少习俗保留至今。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一达表示,春龙节一般在“惊蛰”前后,按传统说法,“惊蛰”指“龙动”,换句话说就是一声春雷把蛰伏中龙惊醒了,意味着美好的春天来临。这一天的习俗基本都跟“龙”沾边,通常要吃龙鳞饼、龙鳞面求吉利。

  据公开资料显示,传说春龙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资料图:二月二西安“萌宝”剃“龙头”。李思默 摄

  慢慢地,节日民俗不断完善、丰富。据说,到了元朝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之后相关民俗活动的记载也多了起来。民俗学者王娟说,在古代,这一天皇帝亲耕,皇后则主持蚕桑仪式,祈求丰收。在民间,妇女忌动针线,以免“刺伤龙目”。在饮食方面,有些地区认为“二月二”是太阳的生日,要吃太阳糕。

  其实,在北京,春龙节有很多习俗,俗语称“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刘一达说,为了图个吉利,这一天饮食还大多挂上一个“龙”字,例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牙”等等。

  “‘二月二’北京人还要吃饼和面,这两样吃食跟龙有关。饼叫‘龙鳞饼’,面叫‘龙须面’。或者用白面或者棒子面加其它面和好后,做成诸如蜈蚣、蝎子等小生物的形状,在饼铛上拿油煎着吃,美其名曰:熏虫儿。”刘一达解释道。

  资料图:湖南临武县“二月二祭龙神”祈福民众幸福安康。人们舞起双龙“龙抬头”祈福。陈卫平 摄

  有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在春龙节人们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叫“剃龙头”,希望带来好运。

  此外,春龙节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清人所著《宛署杂民》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就是指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

  “当天,大人孩子都要早早起床,小孩儿睁开眼后,要在枕头上磕三个头,同时说三遍‘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孩子们要赶在出太阳之前拿课本念书、写字,寓意‘独占鳌头’。”刘一达说,这些民俗都包含着十分美好的寓意。(记者 上官云)

+1
【纠错】 责任编辑: 薛涛
相关新闻
  • “傩舞+广播操”:舞步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牛角吹响,声音神秘苍凉,阵阵锣鼓声响起,操场上学生们应声舞动,在悠扬的民族音乐中做起一套与众不同的课间操。
    2017-02-24 17:54:10
  • 北京:延续古都文脉,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春节期间,4444场文化活动、325场文艺演出、209项展览、电台大庙会、新年音乐会,北京为市民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年味未散,戏曲文化周筹备、运河博物馆选址、《非凡匠心》《传承者》等文化节目的打造,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打开了首都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2017-02-16 18:45:20
  • 我们的节日 正月十五闹元宵(图)
    图① 南开区“金鸡报春”第十一届天津老城民俗灯展暨第九届“老城津韵”新春年俗摄影作品展,吸引了大批市民观灯猜谜、欣赏佳作;图② 古文化街人头攒动,众多市民走出家门观灯赏景。记者 靳煦男 王英浩 摄
    2017-02-16 12:31:18
新闻评论
    北京站派出所全年抓在逃嫌犯379人 一铁警抓252人
    北京站派出所全年抓在逃嫌犯379人 一铁警抓252人
    老人20年制上万根“爱心拐棍” 免费供路人取用
    老人20年制上万根“爱心拐棍” 免费供路人取用
    伊拉克政府军收复摩苏尔西部城区首个街区
    伊拉克政府军收复摩苏尔西部城区首个街区
    巴西累西腓狂欢节
    巴西累西腓狂欢节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29496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