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上海:“何氏灯彩”女传人与“花灯”的故事
2017-02-10 18:42:55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上海2月10日电题:上海:“何氏灯彩”女传人与“花灯”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郭敬丹

  临近元宵节,顺着对缤纷花灯的想象和向往,记者来到了上海工艺家吕协庄的工作室。这位63岁的灯彩手工艺者扎花灯已46年,是“何氏灯彩”的第二代传人,是灯彩爱好者心中的“女神”老师。在吕协庄这里,一盏盏花灯,讲起来都是故事,照亮的都是文化传承。

  一个“艰苦”的开始 从搓铅丝开始走进灯彩

  金鱼、小兔、狮子、龙凤……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灯彩创作室内,形态迥异的各式花灯色彩夺目。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吕协庄。一头花白短发,讲起话来轻柔又清晰。初来这里时,她还是个17岁的小女孩,师从于“江南灯王”何克明,一直到退休、再被返聘,吕协庄的生活始终和灯彩“绑定”在一起。

  然而如今的大师彼时却完全是“零基础”起步的。用吕协庄的话说,“我当时连什么叫工艺美术都不知道”,只是下定决心把那些“惊艳”了自己的灯做好。但她没想到,自己首先要“搞定”的则是无数根铅丝——

  “搓铅丝”,即把原来弯曲的铅丝用小木板搓直并使之失去弹性,这样铅丝就会变得“听话”,容易被弯折成需要的形状。之后,再用薄如蝉翼的皮纸把铅丝包裹起来,如此便于在骨架上裱糊。

  吕协庄介绍,“这是灯彩的基本功。铅丝搓不好,花灯的骨架就会没型、不好看,而骨架本身可以说是灯彩的精髓。”

  一次次的重复,让十七八岁的小女孩觉得简直“枯燥极了”。艺徒三年,吕协庄光是搓铅丝就占了半年。

  如今回顾起来,吕协庄却对师傅的严苛充满感激。“我心练静了,也熟悉了不同铅丝的属性。作品‘有型’,‘圆是圆、方是方’,这都得益于基本功扎实。”

  主动“求变” 自学“十八般武艺”

  练就了基本功后,从传统的“大红大绿”配色,到改变花灯材质、色彩,再到纯粹以骨架呈现花灯的魅力,吕协庄承袭师傅“敢想、敢做、敢闯”的品格,她要让灯彩“跟得上时代”。

  “传统灯彩是大红大绿的,色彩‘实’,今天年轻人觉得太‘乡’。”吕协庄尝试改变,让花灯“淡雅”起来。市场上卖的丝绸颜色不符合吕协庄的要求,她就自己研究,买来白色的丝绸亲自染色。长宽均一米多的“龙凤呈祥”作品,就是吕协庄努力了8个月的“结晶”。灯彩色彩淡雅,阳光下自然闪光,十分灵动。

  “艺术是相通的。”在故宫博物院,吕协庄曾看到一座景泰蓝的“凫尊”,觉得非常优美,就把这个形象“移植”到了灯彩中。

  近年来,吕协庄又开始尝试只用“骨架”来呈现花灯。没有了外层色彩缤纷的裱糊,仅有骨架的新式花灯“有一种建筑线条的现代美感、有力度”,以一种“直白”的方式展示着新的魅力。

  “没有人能阻挡社会前进,‘非遗’同样要吸收新的东西。”吕协庄不断给自己“补课”,她向工艺美术各专业的同事请教,学习绘画基础、民间灯彩历史,还让理工科的儿子给自己讲力学知识……

  “不能以‘原汁原味’为借口就拒绝创新,这其实是对手艺的偷懒。”吕协庄坚定地说。

  传承“有点难” 但“花灯”路不窄

  尽管在学艺的过程里“苦”过,但吕协庄在“8小时”内外都爱着灯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项珍宝,吕协庄自己研究精品,也把花灯带到社区。

  “花灯本来就是民间的,也一定要回到社会中去,不能忘记这个‘根’。”2008年,以“何氏灯彩”为主风格的“上海灯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吕协庄在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就有“上海灯彩”非遗传承教学点,同时,她也给各区的中小学美术老师上课,从古人对火把的崇拜讲到灯彩的制法,吕协庄看重的是文化渗透。

  元宵节将近,来工作室看灯、买灯的人明显增多,吕协庄对每个感兴趣的人都讲解得详细。“重要的不是买了几个灯,而是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灯彩历史,有了对文化的了解才谈得上传承。”吕协庄说。

  每个“非遗”项目都面临着“传承”问题,吕协庄对此有自己的理解。她指出,传承的过程里,需要有资金保障和各方支持,需要今天的年轻人静下心来钻研,但更难的还是跳出“思维定式”。

  “‘传’,是老师教的东西。‘承’,是把自己领悟的加进去。”吕协庄说,“我从不认为民间传统工艺的路很窄,相反我觉得很宽,但前提是多创新,把现代理念为我所用,不然就会被淘汰。”

+1
【纠错】 责任编辑: 郝多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新春求职忙
    新春求职忙
    美国东北部遭遇暴雪 5000万人生活受影响
    美国东北部遭遇暴雪 5000万人生活受影响
    张灯结彩迎元宵
    张灯结彩迎元宵
    文化展演“瞰”民俗
    文化展演“瞰”民俗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044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