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佳:转变民众观念 让遗体捐献者得到尊严

2016年03月11日 19:07: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牟彦秋)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做客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演播室,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我们知道,民众的传统观念是导致遗体捐献不能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转变民众的观念使民众认可,从而更好地实施遗体捐献法,您对此有什么好建议?

  瞿佳:这要有一个宣传的过程,也有一个让大家理解和习惯的过程。过去,老百姓也不接受火化,但实行了这么多年,现在大家都能接受了。过去认为去世了应该有一个完整的遗体,不能缺胳膊断腿。其实我认为这都是一些不太符合科学道理的想法。我觉得这还是一个习惯成自然的问题。

  对于遗体捐献的宣传,我觉得要身体力行。现在有一些医学大家、医学院的校长、院士去世了就捐遗体。一些发达国家捐遗体也是蔚然成风。

  从法律上讲,国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考驾照的时候就要说明,如果发生汽车事去世,要写清楚是捐还是不捐。另一种就是如果不写,那就是捐。

  主持人:您在议案中也提到,如今遗体捐献的程序非常烦琐,捐献的过程中人文关怀也不够,您认为应该如何简化这些程序,如何让捐献者及其家属有尊严地进行捐献?

  瞿佳:这也是我们立这个遗体捐献法要规定各个环节,就是要把这些程序尽可能地简化,让老百姓办起来比较方便,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之前要到很多单位开证明。本来去火化都很简单,现在要遗体捐献不仅没有得到政策的倾斜、和优惠,反而设置很多障碍。所以我们要尽量简化。

  再一个是对遗体捐献者我们要以崇敬的心情,感谢他们为医学科学献身。要形成捐献文化,比如在温州医科大学有很现代化的遗体科学馆,把遗体做得很现代化,在这里进行科普。

  我们使用遗体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是严肃的、肃穆的、庄严的过程。比如在开始解剖之前三鞠躬,给学生讲要感谢,要怀着感恩的心。在接收遗体的时候,学生要穿着白大褂列队,手捧鲜花。解剖完了要火化之前再举行悼念仪式等。要把这些做起来,让捐献者,捐献者的家属、子女感觉到很有尊严,很有使命感、荣誉感,是真正为医学科学献身。

[责任编辑: 牟彦秋]
01002002161000000000000001115460128793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