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心社:坚持走“绿富美”发展之路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2016年03月07日 09:29:54 来源:新华网

    坚持走“绿富美”发展之路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新华网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长鹿心社

    鹿心社在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现场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余孝忠、林艳兴、邱黎)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点赞了江西的好生态;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又提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江西将如何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将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落到实处,“江西样板”又将如何打造?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长鹿心社。

    风景独好江西描绘“绿富美”发展新路

    新华网:您好,鹿省长,非常欢迎您来到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和全国网友分享全国“两会”精神,展示江西风采。我们知道,有一个很热的网络用词是“白富美”,而江西今年却提出了一个新词“绿富美”,您能跟我们说说,“绿富美”是怎么回事吗?

    鹿心社:谢谢新华网!很高兴在新华网和各位网友交流,感谢各位网友对江西的关注和支持!我们知道,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江西山川秀美、生态优良,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江西的第一要务。我们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为此,我们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走“绿富美”发展之路,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江西绿色崛起。

    “绿富美”体现的是发展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代表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绿”,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代表的是江西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保护好青山绿水,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富”,是指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将做好生态经济的文章,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美”,是指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生活。我们不仅要治山理水,而且要显山露水,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让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江西的风景美、环境美、生活美。

    新华网: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妩媚青山,浩淼鄱阳,不仅属于江西人民,也属于全国人民”。一时之间,江西的好生态传遍天下。江西的生态环境获得了总书记“点赞”。请鹿省长给广大网友介绍一下,江西的生态究竟好在哪里?

    鹿心社:江西是个好地方,生态秀美,名胜众多。毛主席曾经赋词赞美:“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习近平总书记赞誉“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江西的生态好在哪里,我想用“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八个字概括。

    天蓝,我们有一流的空气。去年全省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在中国城市“绿色肺活量排行榜”50强榜单中江西占9个。在江西各地的名山大川有许多天然氧吧,负氧离子富集,堪称醉氧、洗肺之地。

    地绿,我们有一流的绿色植被。全省森林覆盖率63.1%,位居全国第二位,被誉为中国最绿的省之一。

    水清,我们有一流的水质。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主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因为生态环境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景美,我们有一流的风景名胜。江西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闻名天下,有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有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可以说市市都有名山大川,县县都有旅游景点。热忱欢迎广大网友到江西观光旅游,亲身体验江西的山青水秀好风光,相信你一定会流连忘返。

    鹤舞鄱阳湖(资料图)

    制度创新打造人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美好家园

    新华网: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复了《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江西成为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江西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鹿心社: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复了《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之后,我们制定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确定6大体系、10大工程、60个项目包和208项建设任务。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围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推动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完成植树造林214.7万亩,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国家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90%,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进一步加强。

    二是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壤等方面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全省所有设区市实现了PM2.5实时监测中心城区全覆盖,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项目建设完成。对鄱阳湖周边及上游重点工业园区企业进行了集中排查整治,48个县城、25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加快建设。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

    三是抓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推动节能降耗上做“减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深入实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左右;在发展绿色产业上做“加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产业蓬勃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四是抓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成生态红线、水资源红线划定,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扎实推进。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流域生态补偿,首期筹集生态流域补偿资金20.91亿元。积极创新河湖管理保护制度,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河长制”。完善了市县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增加了生态文明类考核指标权重。通过努力,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

    新华网: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去年,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和您分别担任省级“总河长”及“副总河长”,可以说是打造了一个河湖管理的“最强团队”。那么江西推行“河长制”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对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有什么重大意义?

    鹿心社:江西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河长制”,既是推进河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抓手。江西推行“河长制”最大的亮点在于“保护在前,制度创新”。“保护在前”,就是坚持主动保护,抓早抓小,把影响河湖生态环境的问题提前消除,积极探索河湖流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新路,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制度创新”,就是积极创新河湖保护管理制度,如建立河湖健康评价体系、水域使用补偿制度、水生态污染综合执法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依靠制度保护河湖生态环境。

    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每年经鄱阳湖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了黄河、淮河、海河水量的总和。我们推行“河长制”,通过明确河湖保护治理责任主体,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好鄱阳湖。江西地势呈现南高北低,河湖水系形似手掌,江西的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的河水均汇入鄱阳湖,经鄱阳湖入长江。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句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通过实施“河长制”,加大保护治理力度,五河的水质保护好,鄱阳湖水质才能保护好。在“河长制”实施中,我们把鄱阳湖单独列出,由一名省领导担任“河长”,牵头做好鄱阳湖保护工作,有效协调解决跨流域、跨地区的问题,切实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让赣鄱之水源远流长,补给长江、惠泽下游。

    

    鹿心社在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现场

    新华网:江西“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民生福祉、生态文明4大类40项指标,其中涉及民生福祉和生态文明的指标就占了65%。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未来五年,江西省在生态文明方面有什么具体的目标?

    鹿心社:“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决胜阶段。我们将努力实现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推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18项涉及生态文明类指标,全部是约束性指标。具体来说,节能降耗方面,到2020年末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9%,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造林绿化方面,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6亿立方米;空气环境质量方面,县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2%,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优良天数比率位居全国前列;水环境质量方面,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1%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实现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保障率100%。我们要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确保实现这些目标,让江西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让江西成为人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美好家园。

    江西婺源已成为国人心中的“梦里老家”。3月5日晚,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里老家》升级改版后在婺源首演,6500人涌入剧场观看,一票难求。

    “生态+”竖起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新华网:我们注意到,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又提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这两次提法有什么不同?你们如何打造“江西样板”?

    鹿心社: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江西发展,嘱咐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去年总书记提出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今年又提出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这是总书记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发展的更大期待、更高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厚植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做活山水文章,打响“绿色生态”品牌,立起“江西样板”标杆,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绿、富、美的有机统一,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围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我们正在系统研究具体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绿色规划,为打造“江西样板”引领方向。科学布局“十三五”绿色发展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抓紧编制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二是实施绿色工程,为打造“江西样板”夯实基础。坚持保护优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以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积极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确保主要生态环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三是发展绿色产业,为打造“江西样板”提供支撑。将“生态+”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生态+”现代工业、“生态+”现代农业、“生态+”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完善绿色制度,为打造“江西样板”增添动力。着眼于实现绿色发展常态化、长效化,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着力破解绿色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制度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成果,为全国绿色发展积累有益经验。五是打响绿色品牌,为打造“江西样板”构筑优势。立足我省绿色资源优势,扩大“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打造一批江西工业制造名牌,着力做强生态旅游、大健康等特色品牌,推动江西绿色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六是创建绿色文化,为打造“江西样板”凝聚共识。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让“大生态”理念融入社会各领域,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在赣鄱大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尽责、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新华网:谢谢鹿省长接受我们的专访!

    鹿心社:谢谢新华网!谢谢各位网友!

[责任编辑: 邱小敏]
01002002161000000000000001110569128778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