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吉林: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2016年12月27日 13:34:05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有基础、有底气、有优势

  广袤的黑土地,磅礴的松花江,巍巍长白山……吉林农业资源禀赋好,粮食总产全国第四、单产第一,粮食人均占有量、商品率和调出量均名列前茅。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吉林有基础、有底气、有优势。

  农安县众一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文业胜今年投入60多万元购买3架植保无人机,“单说喷药作业,人工2个小时喷洒15亩,高架车1天喷300亩,飞机1天能喷1500亩。”

  2000年以来,吉林粮食产量跨过500亿斤、600亿斤和700亿斤大关,去年总产达到729亿斤。连年丰产的背后是吉林不遗余力地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化和机械化建设: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手机服务系统,推进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吉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5%。吉林省农委主任李国强表示,到2020年,全省将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新增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卫星让农业更智能。今年6月,吉林省农业农村领域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吉林一号”卫星应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吉林一号’用3天时间就能把全省农业用地扫描一遍,通过纹理明确分清种植作物,便于对种植面积进行统计。当发生病虫灾害时,卫星上的农作物光谱信息就会产生变化,提高对病虫灾害预警和统计的效率。”长光卫星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相比于人工作业,在农业估产、农业资源普查、作物长势监控、土地确权等领域,“火眼金睛”的卫星将轻松搞定。

  吉林近年来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从分散粗放到规模集约,适度规模经营让农业科技成果有了用武之地,农业实现提质增效。白城市冠丰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近3000亩旱田,统一优良品种、统一采用先进种植方式、全程机械化……每亩玉米产量突破1600斤,比附近单户种植的增产100多斤。

  目前,吉林已有27%的耕地流转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里。到2020年,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将达到35%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到40%以上。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在吉林市大荒地村的东福米业公司,高级农艺师乔明儒指着10栋工厂化智能日光温室说:“春耕前,这里进行工厂化的水稻育苗,保证了品种质量,育秧结束后,温室还可以作为休闲旅游观光基地进行有机蔬菜、水果的种植及采摘,继续创造价值。”东福米业公司将大荒地村的1200多公顷土地统一流转,进行耕地集约化经营,主打绿色水稻和有机水稻种植。从春种到秋收再到粮食加工,公司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生产一条龙。

  根据《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到2020年,长春和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市(州)城市周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5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褚晓亮宗巍郭翔)

   上一页 1 2 3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2019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