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香港援建汶川灾区记:“这些变化温暖人心”

2016年12月02日 09:58:1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12月2日电(记者童方、左为、余里)11岁的藏族小姑娘刘思怡坐在课桌前认真写作业。虽然室外温度已近零度,但安装了地暖的卧龙小学教室里春意融融。

  卧龙小学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藏、羌、汉族的120多名孩子。卧龙小学是香港援建的灾后重建项目之一,不仅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还有现代化电子白板以及计算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心理辅导室等。

  2008年的汶川8级特大地震中,卧龙小学建筑深受重创,孩子们经历了临时窝棚、帐篷、板房、异地复课,终于在2011年搬进新学校。新建成的卧龙小学采用全框架结构,不仅能抗8级地震,还极大改变了震前教学设施设备极其简陋的状况。

  “以前冬天只能靠电炉取暖,好多孩子手脚都生了冻疮。”卧龙小学教师黄建蓉告诉记者,上课也只靠“三尺讲台、两只粉笔、一张嘴”,现在学校条件好了,孩子们学习起来更安心,教学也更轻松,“这些变化真的是温暖人心”。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近日发布《援建工作完成报告》,香港特区在8年多时间内,共投入超过100亿港元,援建了近200个四川灾后重建项目。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日前表示,特区政府对汶川大地震的全方位支援意义重大,各项援建项目已先后投入服务。

  “2008年四川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地震,得到了香港的倾力支援,我们对此非常感谢,铭记在心。这些项目对四川民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川港交流非常好的载体。”全程参与香港援助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港澳)办公室副巡视员郭嘉农表示。

  据了解,香港特区政府的援建项目分布于四川12个市(州),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就有23个援建项目,涵盖学校、医院、福利院、供电、交通等多个领域。其中,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基地“中华大熊猫苑”和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是川港双方都高度认可的亮点。

  记者近日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基地采访时看到,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监控室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保护区内大熊猫圈舍和野外主要观测站点的实时影像。

  作为香港援助的保护区重建项目一部分,投资约7188万元的“数字卧龙”系统工程为大熊猫保护研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极大提升。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实时观测区域内圈养大熊猫和野生大熊猫的情况。”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副主任夏绪辉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震后在大熊猫人工繁育和野化培训取得的成绩与香港的援建分不开。”

  据了解,由港方援建的“中华大熊猫苑”和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都将对香港市民永久免费开放。

  “这也是尽我们所能对香港同胞表达感谢之情。”夏绪辉说。

  8年来,川港双方不畏艰难,同心协力,为灾区重建工作付出了辛苦劳动。公认最艰巨和最具挑战的项目之一——省道303(映秀至卧龙段)今年10月正式通车后,成都至卧龙的车程由原来的11个小时缩短至2小时。

  同时,川港双方在“一国两制”的法律框架下,结合四川实际,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真正把香港援建工程建成让灾区群众满意的“利民工程”和港方认可的“放心工程”。

  据郭嘉农介绍,从四川省到灾区市、县均成立了港澳援建工作协调机制,进行宏观指导、项目巡查、资金拨付及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特别是资金管理办法确立了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的原则,确保援建资金封闭运行管理和安全有效使用。

  以卧龙为例,每个项目都在四川省发改委、林业厅、建设厅、审计厅等部门的巡查监管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管理,同时接受香港援川工作组监督,资金使用和项目推进情况定期由香港方面指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

  “在整个援建过程中,港方全程参与了项目的选定、建设。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中,在灾区中心已经完成的一些香港援建项目都经受住了第二次地震考验。我们对援建项目非常放心。”郭嘉农说。

【纠错】 [责任编辑: 聂晨静 年巍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11120037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