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画龙点睛:循着学校文化之路,回归教育“初心”

2016年10月19日 09:13:17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中国好校长·领航者系列

在学校内涵发展的追求中,学校文化建设成为热点。而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潮中,许多重要的问题却一直难有定论,比如学校文化究竟是什么、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学校究竟应该如何建设学校文化等。

郭长安校长是一位年轻的校长,其所在的山西晋中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学校(以下简称晋中高师附校)也建校不久。任晋中高师附校校长以来,郭长安领着团队一班人在建设学校、管理学校、发展教师、促进办学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用心着力建构学校的“文化”,并且已经初步建立起带有学校特点的“幸福教育”体系,书写了一篇新兴学校也可以建好文化的大文章。

“幸福教育”是晋中高师附校的教育哲学观,也是学校文化建设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源自郭长安校长个人对于教育的理解和主张。他认为,校长为一校之魂,而校长之魂实际就在于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有了科学优秀的学校发展理念和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就抓住了学校工作的核心。他在语文教育和学校管理的经历中,深感让孩子的学习生活幸福就是教育的应有之意,就是为孩子的一生储备幸福,也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基。这样一种教育理解和理想,应该说是回归了教育的“初心”,十分难能可贵。

有了这样的初步理解,郭长安校长就开始带领班子成员深入学习,反复研讨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学校、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等课题。这样一件事,表面上看似简单,但于今天的中国教育而言,却十分切题。现实教育之改变,最为困难的就在于国人对于教育共识的重构。全社会需要一场全新的“教育启蒙运动”,让人们对教育有一个基于当今时代背景的清晰定位。而郭长安校长与这所新办校快速成功的实践,则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

学校文化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并非晋中高师附校所独有,也不是郭长安之独家发明。但借助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来做出合适的解说和阐释,并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来支撑,通过优秀的课堂模式来实行,这就是郭校长和他所在的学校的“专利”了。

当然,学校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建构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熟的学校文化可能需要一所学校中的多少代校长和教师甚或学生共同努力、代代积淀、千锤百炼而成。也就是说,文化的主体应该是内生的,真正的学校文化主要不是外显出来的物质、有形、文字和图片的东西,而应该是精神或者说可以转化而为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有人说,学校文化就是我们这一群人“在这所学校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而这需要一代又一代校长和师生的努力奋斗才能够达成,这样的“内生”过程,是学校文化的关键。

如此而言,郭长安校长和他的团队,就晋中高师附校的文化建设而言,已经开了一个好头,破了一个好题。学校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形而上的价值观,还需要与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紧密结合、同步开展,因为文化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但文化作用于学生,必须借助、经由、依靠课程,所以才有“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的教育观。

目前,郭长安校长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发挥集体智慧,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他引领全校教师,基于“幸福教育”的教育价值,不断开发相关校本课程,不断探索并梳理、总结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构筑起具有晋中高师附校这所新办校个性特色的“学校幸福文化——幸福课程系统——幸福课堂模式——学生幸福成长”的教育思路和线索。他们写就了一篇新兴学校成长和发展的大文章,真正回归了教育的育人本真。

(作者系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纠错】 [责任编辑: 华政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328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