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马宇:扫千年历史积尘 现旷世秦俑丰碑
2016-10-19 10:04:27 来源: 央视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兵马俑真人一样大小,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国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可是,你见过它们刚刚出土时候的样子吗?

  兵马俑刚刚出土的时候,大多作倒伏状,两千多年的历史积尘已经把它们压成碎片。如何让这个碎片化的历史奇迹完整挺立起来,当时全世界也没有人曾经面对过这么大的难题。

1

  秦朝的工匠以雕塑形式凝定了无敌军团的雄姿,穿越千年,后世的工匠谁能让久已“粉身碎骨”的兵马俑恢复原身?马宇,兵马俑修复专家,从兵马俑发现开始,就着手修复工作,参与了近20年来秦始皇兵马俑修复工作的各个阶段,兵马俑的第一件戟、第一件石铠甲、第一件水禽都是马宇修复的。

  将千万碎片化零为整

  由于年代久远,兵马俑陶片表面非常脆弱,修复人员用刮刀清理的时候,既要刮净泥土,又要保证文物的完好,走刀的分寸拿捏极为较劲。为了练就这项技艺,马宇在修复兵马俑之前,花了两年时间,在仿制的陶片上用手术刀不停地磨练手感,走了上千万刀,才把握住毫厘之间的分寸。

  在碎片堆里拼接兵马俑的过程中,只要有一块陶片位置出现错误,整个拼接过程就必须重来。拼接难度最大的是那些体积小、图案较少的陶片,为了一块陶片,马宇有时需要琢磨十多天,反复预演数十次,甚至上百次。正因为这样,一件兵马俑的修复才往往需要耗时一年,甚至更久。

  汗水是第一粘合剂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你把它破坏了,你不可能把他复原回来。我们要凭自己的良心,把这件事情去做好,这是作为一个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最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马宇说。

  兵马俑深埋两千多年,大部分陶片和地下环境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平衡关系,突然出土,是他们存身环境的巨大改变。为了避免环境变化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一号坑保留了原始的自然环境,大量修复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

  每到夏季来临,覆盖着大棚的兵马俑坑就成了“大蒸笼”,坑内的温度往往达到40度以上。马宇的工作过程就是一直在用热汗洗头洗脸;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再湿。这时汗水是聚合兵马俑碎片的第一粘合剂。即便如此,马宇也不会因为燥热而失去专业化的冷静心和职业化的敬畏心。

  跨越千年的对话

  两千多年前的兵马俑在马宇手中“复活”,形象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马宇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秦代工匠们的手艺,与前辈们的工匠精神融通。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是神圣静默中的过心交流。

  四年前,一次清理陶片的过程中,马宇意外发现陶片背后有纹路,仔细清理之后,纹理渐渐清晰,是一个指纹痕迹。这应该是两千多年前的工匠在制作兵马俑时留下的,随后更多的指纹被发现,这让马宇兴奋不已。

  马宇相信,指纹可以成为解开古老技艺的直观途径之一,虽然他现在还无法找到答案,但这项后继有人的事业一定会让历史袒露更多的内在秘密,文明的内涵将因此而无限丰富地延展下去。

  发现更多未解之谜

  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兵马俑千人千面,没有哪两块碎片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一尊兵马俑雕像的拼接问题是相同的。于是,每一块拼接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的块体比对都是新问题的研判。在貌似重复中不断应对新问题,再现旷世传奇时不断发现新奇迹,修复者们把这份工匠式劳作变成了艺术和学问。

  用自己的人生时光作为粘合剂,把破碎的历史拼接成型,当威武列队的兵马俑军阵为全世界所敬仰的时候,马宇和同事们真切体会到了使命的价值。

+1
【纠错】 责任编辑: 冯文雅
新闻评论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1974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