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探究考研热背后动机:现实考量多于理想追求?

2016年09月28日 06:59:5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昨(27)日,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预报名时间截止。近些年,考研热度不减,去年报考人数更创下历史峰值,达到177万人。在考研一族中,除应届生之外,不乏“三战”“四战”考生,而且人数相比往年都在增加。那么,众多考研一族背后有何动机?

资料图。赵玉国 摄 视觉中国供图

资料图。赵玉国 摄 视觉中国供图

  应届生考研:为提升自己 暂避就业压力

  已准备快一年,每天除了看书就是看书,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张义正备战他人生的又一场大考。三年前,他成功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而今,他想更进一步,期待考上北京大学。

  “难”,这是张义对考取北大研究生的直接感受。据他介绍,相比往年,今年考取北大硕士的难度更大,主要原因在于,他所考取的专业,今年录取人数在减少,但报名人数预计仍会有上百人,录取率降低,让他压力不小。如今,他只能不停地复习,不敢偷懒。

  大三开始,张义就没有考虑过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他认为,以本科学历去谋得一个理想工作,并非易事。

  去台湾交流学习过、拿过几次奖学金、有多个企业的实习经历,这是张义大学前三年所交出的答卷。他说,若是以这些经历找工作,在人才济济的北京,自己并没有多少优势。显然,像张义这样,如今,选择暂时躲避就业压力而考研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渴望找个更大的学习平台,然后继续深造提升自己,这是张义考研的愿景。“今年如果未能如愿考取北大,我将再战一年。”张义说。

  资料图:2015年12月26日,2016年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全国开考。图为考生步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崇文中学考点。孙文潭 摄 视觉中国供图

  再战考研:期盼给学历镀金

  并非名校出身,渴望考取名校,这是许多二本院校考生考研的一大目的。山东某二本院校毕业生白静第一年考研总分为340多分,但她报考学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是365分,最终她遗憾收场。

  相差20多分,第一年的失利未能阻挡白静再战考研的决心。白静认为,第一年考研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自己未好好准备,并且学习精力有些分散。

  如今,白静在山东一高校附近租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她就扎到学校图书馆去,和一群考研小伙伴们一起自习。如今,她的考研时间表相当紧凑,大体是每天早上7点上自习,直到晚上10点半走出图书馆。

  “再战考研是有压力,但如今,自己什么也不想,就想着考研的事,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考研之外的问题。”白静说。

  7月19日,3000多名学子聚集济南的山东会堂参加考研培训班,备战考研。中新社记者 张勇 摄

  职场人士重上考场 盼能“再就业”

  考研大军中除了大学生,职场人士希望回炉再造的也大有人在。去年12月,由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最近5年,不少省市的非应届考生比例持续增加。2015年北京地区考生中,非应届与应届生人数占比为42%、58%;辽宁的数字则分别为35%、65%。

  2013年从广西某高校毕业的王芳今年就决定再拼考研。王芳在北京工作已近3年,薪资不高、岗位不佳、职业前景渺茫,这是让她选择辞职考研的一大原因。

  其实,王芳的选择,代表了很多处于职业发展瓶颈的职场人士想法。此前,国内第三方数据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考研专题报告,调研人数超过2.2万人。数据显示:部分考生将考研视为转换专业、继而重新为自己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重要机会。

  王芳认为,自己所毕业的高校并非名校,自己又只是一个本科生,这些客观因素制约着自己的职业发展,当前她只想通过改变学历来改变职业前景,她将考市场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想以此作为自己将来重新踏入社会的入口。

  提升学历,为将来在更高的平台再就业,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有考研的想法。有观点分析,高等教育各种专业设置的人才供给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岗位需求必须相互匹配,而这种匹配往往有一定滞后性,也就是供方跟不上需方变化。由此,在职考生正越来越多地通过考研,进行第二次更为匹配的专业选择。

资料图。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考研动机越来越现实?专家析称更加多样化

  考研热度持续不退,有分析称,一大现实原因在于,中国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本科毕业人数也逐年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量随之增加,因此,学历的提升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必然选择。

  中公教育考研英语辅导专家杨凤芝告诉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近几年的考研人群中,在职人员与专科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量加大,新加入的员工也多为研究生学历,同时各大用人单位的薪资体系及培训晋升机会也有学历相关等,这些也是对于在职及专科毕业生的冲击与压力。

  “如今,三战、四战考生也相对增加,这与考试难度及竞争难度增加也有直接的关系。”杨凤芝说。

  考研热度不减,背后有何动机?对此,有专家解读,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更多信息,大学生可以主动思考、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同时思考的角度也能够更加的全面与客观。(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吕春荣)

【纠错】 [责任编辑: 刘强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60129302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