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教师不仅要“学高”更要“身正”

2016年09月10日 08:56:1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韩家慧)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师节,我们除了向老师表达谢意、道一声辛苦之外,还要关注教师的教育问题。

  由民进中央主办的2016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于9月8日在安徽芜湖闭幕。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教师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来自全国师范院校的300名教师代表参会,为师范教育体系改革与教师培养质量保障、师资合理选拔与优化配置、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完善与提升开出药方。

  教师供给困境的时代表征

  一位北师大化学专业的学生跟清华大学化学专业的同学聊天发现,他们的教材和课堂所学相去甚远,同一个专业为何差别如此之大?答案就在师范性与专业性的差别上。教师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与实践、实际脱节,教师培养质量不高是教师培养中的突出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新入职的中小学教师中,有四分之一来自非师范类院校的综合性大学。在今年五月份人大附中招聘的16名教师中,其来源无一是师范类专业和高校,师范毕业生的身份优势受到挑战。

  村里教的好的老师都去了镇上,镇上教的好的老师都去了县里,县里教的好的老师都去了市里,市里教的好的老师也要孔雀东南飞……这种人才流动现象导致边远贫困地区师资力量薄弱,高质量的乡村教师供给严重不足。今年是我国实施“特岗计划”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60万名特岗教师走进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等地区投身教育事业。教育是国家大厦的基石,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此外,教师资格证通过率高、含金量低,教师准入门槛不高以及师范院校“托底”分数线招生导致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在论坛上也被多次提及。

  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药方何在?

  教师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需要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调研员邓静红认为,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教师,就职前师范教育体系来说,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技能是两大重点,要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两翼,双轮驱动。具体而言,首先要创新教师规范化见习制度和师范教育管理制度,处理好师范性与综合性的关系;其次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师范教育学科结构,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第三是加强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形成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队伍;第四是健全培养体系,创新“双师型”培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旭东认为,教师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条件端和培养端的改革,优化条件端资源的配置,淘汰低端培养机构和专业,深化教师教育院校的改革。条件端改革主要指教师资格证认证标准、教师培养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基准线和教师教育的实践基地等制度供给。培养端改革主是指优化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教育的专业机构,鼓励教师教育机构创新,化解教师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教师教育培养改革和教师教育质量提升。

  相关阅读:

  庆祝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暨2016·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芜湖开幕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莹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10129275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