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2016年09月08日 19:31:21 来源: 新华网

  摘要

  一些互不相识的人,因为“用爱心呵护孩子冷暖”的公益目的,走到了一起。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这像是一个自驾旅行,一路风光无限,这又不是一次旅行,一些互不相识的人,因为“用爱心呵护孩子冷暖”的公益目的,走到了一起。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在99公益日到来之际,小铁和中国青基会爱心衣橱云南站共同发起了重走长征路,家访贫困生活动。活动吸引了大学生、海外留学生和企业老总以及写字楼上班族的参加,两名家长还带着孩子一起来感受上山下乡。17名志愿者于8月27、28日两天,自驾行程400公里,从海拔900米的金沙江畔,到2500米的大山深处,走访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平渡镇皎平村、铜匠房村、中村、杉乐、大荞地等十余户学生家庭,为爱心衣橱今年秋冬季节的新衣捐赠和“1加1助学”行动收集资料。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志愿者爬山。

  27日,志愿者沿途走访了皎平大村、杉乐,28日深入大山中大荞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两天的走访,志愿者认真收集资料,也收获了感动,大家坚定了做一个志愿者,为山区孩子实现梦想的信念。在贫困学生家庭,我们看到虽然受到当地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生活条件还十分艰苦,但这些家庭对脱贫摘帽充满信心和希望,他们想尽办法,不让孩子失学,坚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县城都没去过 但她以后想去看悉尼歌剧院

  13岁的小梅,像一朵鲜艳的野花,怒放在大山间,土地虽然贫瘠,却掩不住她奋力生长的野性,山路虽然漫长而陡峭,仍阻不断她的上学决心。为去皎西中心校,星期天下山要走一小时,星期五回家上山要走2小时,小梅乐此不疲,父亲说她心很大,就是想读书,想学本事。

  如果你闭上眼睛,用心、用耳朵去和小梅聊天,你完全感觉到她开朗、活泼。她喜欢听格子兮的歌、喜欢在图书室看一些老书,喜欢和你聊鲁滨逊的“仆人”星期五。最不一样的,她不像其他小孩那么拘束,请她唱歌,她说:“不!除非你们和我一起唱!”于是,我们唱了一段老歌:闪闪的红星……她虽然还没有机会去禄劝县城,但她长大后想去看看悉尼歌剧院……你会觉得你是和城市小区里的一个孩子在聊天,但你睁开眼,看到的是烟熏黑的土墙、她坐在火塘边,熟练地用吹火筒吹着火,刮洋芋,她的脸随着火焰起落,忽明忽暗……

  小梅还有个姐姐,在县城读高三,要高考了。父母说小梅的成绩比姐姐好,两姐妹都想读书,父亲余金发说不出什么:我就是个文盲,就想让她们读出来,今后生活能好点。

  城里和乡下,最共同一点就是每个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小梅家自有2亩山地,父母又承包了5亩,种洋芋和荞子、花椒,农闲季节就去昆明、去县城打工,卖力气,挣的钱就直接给两个孩子付学费。很多同村的家庭一般都让大孩子辍学,他坚持了下来。

  和其他家感觉不一样的是小梅家亲情融融的氛围,她嘴里叫着老爸、老妈,有时还去他们面前撒个娇,爸爸就憨憨地笑着。饭好了,桌上两碗洋芋、一碗汤,小梅热情地招呼我们上桌,没有因为饭菜的简单而羞怯,这是少有的落落大方。

  从海拔900米到2300米 爸爸的摩托车承载她的上学梦

  11岁的春梅非常内向,总感觉很难进入这个女孩的内心世界。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图为春梅(左三)一家合影。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志愿者与春梅(右)在聊天。

  她家在皎平渡镇皎平大村,这里地处河谷,海拔900米左右,天气闷热异常,开放式的堂房一把电扇呼呼作响。春梅家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大多东西都是别人送的,唯一值钱的是爸爸的正豪摩托车,这是他们出行用的交通工具。

  现在春梅已经在皎平渡镇中心校读5年级,盘旋的山道,从海拔900多米到2300米,约一个小时,就是春梅每周一次的上学路。她还有个姐姐,在昆明财经管理学校读书。上有74多岁右眼失明的母亲,下个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泽勇使出浑身解术,种包谷花生甘蔗、外出打工,仍难以支撑这个家庭,在外读书的姐姐只能靠勤工俭学,假期帮人看蛋糕店挣点钱补贴学费。但姐妹俩也给这个家带来更多的希望,姐姐的毕业和工作,将是这个家庭减轻负担的重要支柱。接下来,能让春梅顺利读完书,也是全家人最重要的事情。

  睡在畜厩上的三兄妹、笑容中透着纯真与美好

  遇到张家三兄妹时,他们正从村上的小卖店出来,经过花园小学门口,准备回家。每个人手上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一些零食。

  因为是假期,他们便上山捡了些菌子,卖了换些零食。

  三兄妹家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岩子头村,这里都是苗族,哥哥文才新学期上四年级,要转到中心校了。弟弟文学上三年级,妹妹美丽上二年级。天气还热,他们穿得都很少,妹妹一穿着一条缀着小花的裤子,两边膝盖上都破着洞。和大多农村孩子一样,他们记不得上次买新衣服是什么时候。

  回家路只是20分钟,下过雨,一路泥泞。两间土木房子就是他们的家,下午4点多,父母还在外面忙活,他们也进不了屋。弟弟蹲在墙角玩玩具,一辆沾满泥巴的塑料车,我看到墙头还有一辆用泥做成的车,弟弟喜欢车。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三兄妹住的地方。

  但三兄妹住的地方,在对面的畜厩楼上,透着风也透着光,一把简易楼梯登上去,一面堆着麦草,一面靠墙放着两张床,这就是三兄妹睡觉的地方,床上还有几个旧旧的毛绒玩具,桌前放着一个柜子,上面散放着作业本。问她喜欢什么写给我看,她在作业本上写:我爱裙子。她把本子举在面前好像真的穿上了新裙子,笑容纯真而美丽。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图为美丽在写字。

  初见敏敏,她文静得让人心疼,在志愿者和外婆交谈的过程中敏敏始终轻轻抿着唇,很紧张的样子,她似懂非懂的听外婆讲述着家里的情况。敏敏的父亲三年前因为一场意外不幸去世,母亲带着妹妹改嫁外地,留下敏敏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因为家里没有了劳动力,家里的土地无人打理,外婆说,地不好,承包不出去,只能送给亲戚种玉米。家里的日常开支就仅靠外公在乡政府工作每月1000左右的工资维系,还要供敏敏上学。

  敏敏说妈妈每年会带妹妹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带礼物,志愿者问敏敏:“你有什么愿望吗?”敏敏不太明白什么是愿望,她看了一眼外婆,“就比如说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志愿者进一步引导她,“想要妈妈早点回来。”敏敏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句话,然后志愿者沉默了,没法再问出更多问题,生怕某个不合时宜的问题会刺痛这个女孩心里最柔软的那片禁地。

  勤劳姐妹花用双手 填补妈妈留下的空缺

  踏着土坯房凹凸不平的石阶而上,一个小女孩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淘米,大脚趾从破洞的毛线拖鞋里露了出来。身后小屋里时不时闪过一个忙碌的身影,光线从小窗勉强挤进房间,略微呛鼻的油烟味让人意识到,这是厨房。灶台比较矮,甚至还不及女孩的腰,女孩略微弯腰刚好可以炒菜。走近,那个瘦小的轮廓更加清晰了一些,她在等油开锅,间隙就低头添柴加火,起身把刚切好的土豆块倒进锅里,然后用铁勺翻炒搅拌着。一系列动作熟练且有序,不慌不忙。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李荣芬正在做饭。

  门口淘米的是十二岁的姐姐李荣琴,屋里掌勺的是小一岁的妹妹李荣芬。后来才了解到,大概三四年前两姐妹的妈妈被生活的困难模式打败,离家出走了。爷爷因病常年卧床、奶奶年事已高,爸爸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更多时间花在种地和打短工上。于是关于家务,她们所扮演的并不是分担的角色,更多的是尽力填补妈妈留下的空缺。

  在爸爸李龙坤的呼唤下,两个女孩都放下手中的活计,坐到爱心衣橱志愿者的身旁。起初荣琴和荣芬像绷紧的弦,紧张得无所适从,眼神也有些躲闪。当问及她们喜不喜欢读书的时候,却点头如捣蒜,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学校的图书室。荣琴和荣芬就读的皎平渡中心小学,离家车程约一个多小时,然而在无法搭车的情况下,她们更多地是步行三四个小时回家。平时上学住校,节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一到周末就显得不那么便利。大荞地村属于高寒山区,冬天再冷也是如此,步行回家。

  姐姐荣琴说,冬天下雪,把四季衣服叠穿也算不冷。再低头一看,她脚上那双千疮百孔的毛线拖鞋,让人意识到,不冷和御寒或者保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妹妹荣芬坐在一旁不太说话,她把红裙罩在白色长袖外,裤子上的尘土也盖不住各处磨损的痕迹。从搭配看到了四季,从袖口和裤腿的长度看到了岁月。但是在问到衣服够不够穿、是否保暖时,她们点头了。

  谈话中偶尔提到妈妈这个字眼,姐姐荣琴的眼睛里噙着泪花,像一根针一颗刺直指心底。而妹妹荣芬,更多是低头玩手指或抬头看爸爸。按照惯例,采访的尾声都会问小朋友的小愿望,而这次并没有,答案已是如此明显。

  懂事的姐姐辍学补贴家用 希望弟弟继续求学

  刚进门,就看到瘦小的妈妈坐在门外晒太阳,妈妈应该是身体不好,坐下来和我们交谈的是爸爸。爸爸说,妈妈今年突然生病,每天都需要几十块医药费维持病情,这无疑给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原本爸爸妈妈都在县城打工维持家计,家里的大小事务都由已经70岁但身体还算硬朗的奶奶料理。妈妈突然病倒,爸爸请假回家照料,待安置妥当回到工作单位后,工作已经被其他人代替,家里的田地因外出打工也借给了亲戚。为了维持家里的经济来源,本该上高三的姐姐小娜不得不辍学进城打工,每月1000多月的工资,悉数寄回家维持生计,还得供17岁读高二的弟弟小庚继续上学。好在爸爸有做木椅子的手艺,每天在家除照料妻子和料理家务外,就用做做椅子拿到市场上去卖,爸爸告诉小铁:“做这样一把椅子需要两三个小时,拿到市场上一把椅子最多可以卖20元。”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志愿者做家访。

  交谈期间爸爸拿出家里的不锈钢水杯给志愿者倒水喝,水杯的把手已经不知去向,但这已经是家里仅有的杯子。奶奶则在一旁找出家里的花生瓜子请志愿者吃,又翻出一包锁在柜子里的糖果剪开。离开时,奶奶和爸爸一个劲的留小铁在家里吃饭,志愿者实在不愿意给他们再添麻烦,婉言拒绝了。

  生活如此困难 但从没有过让孩子辍学的念头

  “国家补贴我们盖新房,但是你看,盖到一半实在没钱了,今年3月份就已经停工了,”小强的爸爸引志愿者进屋时路过盖了一半的新房时跟我们解释道。绕过新房,志愿者来到他们居住的土坯房,一进屋一股土霉味就钻进鼻子,寻味望去屋子的角落堆满了土豆,坐下后,爸爸开始给我们讲述家里的情况,“两个娃娃成绩都不错,小芬在禄劝县一中读高三,功课很忙,要高考了。小强在小龙潭职业中学读高二,他很乖,一有空就回来帮家里干活。”

  这时爸爸的一个工友走进来催促爸爸去做活,志愿者才知道,除了靠种土豆维生外,爸爸还要外出打短工赚钱,这个五口之家一年的收入只有1万多元,还要供两姐弟上学,让志愿者感动的是,即使家里如此困难,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过要让孩子辍学的念头。

  正值饭点,在准备午饭的妈妈给志愿者端来了刚出锅的土豆,妈妈说:“这是政府给的种子种出来的土豆,你们趁热尝尝吧。”然后站在爸爸身边和志愿者聊了起来,妈妈说,奶奶眼睛不好,家里的事务只能靠她料理,今年为了盖新房,政府补贴的钱不够用又贷了款,现在家里压力更大了,只能让爸爸多出去接些活做。当得知爱心衣橱可以为孩子做一对一助学的时候,他们一个劲儿地说谢谢。

  记者手记:让我们一起分享爱

  两天时间,从海拔最低的八九百米的皎平渡到海拔2500多米高的大荞地村,志愿者一行人重走了长征路,并对两所小学,7个家庭进行了家访。一次次的感动,一阵阵的鼻酸,我们不虚此行,虽然一次家访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们带去的是希望,收获的是爱心。归途中,志愿者们聊着各自的收获:“这两天身体虽然很累,但心情却从未有过的愉快。”

  大家从重走长征路后的感受,聊到家访情况,再讨论到各自受过别人最大的帮助是什么,“我有一次外出没开车,路上钱包被盗,手机没电,只得找路人借一块钱坐车回家,问了好多人都不理会,最后一位好心的学生给我一块钱还问我够吗?我当时感动得都快哭了。”一位志愿者分享道。是的,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爱心无处不在,形式多种多样,希望人人都保有一颗爱心,一个善举,一句善言,哪怕是一个微笑,每个人的点点滴滴,就能汇聚成充满爱心的海洋。

  春城地铁报记者周瑨 金鑫 通讯员赵陈楚伊 周文丽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爱心衣橱志愿者“重走长征路”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建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2129274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