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会演“开门红” 剧目“拼内涵”——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演首周观察

2016年08月22日 19:13:59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会演“开门红” 剧目“拼内涵”——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演首周观察

  新华社记者 杰文津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自8月16日开演以来已一周。纵观开演首周的剧目,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彝红》,舞剧《英雄·玛纳斯》,音乐舞蹈诗《木卡姆印象》《花山》,音乐神话剧《寻找海力布》等民族文艺作品在北京各大剧院一经上演迎来观众掌声不断。这些以涉疆主题为主的节目“飙颜值”、“拼内涵”,掀起了一股“民族文艺热”。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当熟悉的旋律在剧场回响,观众席上响起轻轻的哼唱,更有人默默擦去眼角的泪水……这一幕,发生在北京代表团选送的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的演出现场。

  在奇幻多变的舞美设计、融合古典传统与高科技审美元素的舞台上,来自不同民族的舞者们忘我地歌舞,演绎柯尔克孜族伟大的史诗——《英雄·玛纳斯》,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千年历史,去理解母爱、坚毅、自由、宽容的深邃含义。情绪随着舞步起伏的观众,报以热烈而不停歇的掌声……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团选送的音乐舞蹈诗《木卡姆印象》演出现场,伴随着维吾尔族艺术家们激扬热烈的演奏,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随着节拍拍起手来,更有维吾尔族观众当场舞动起来。表演致最后,这套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大餐”,在《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欢快歌声中,在掌声与喝彩声中,迎来集体狂欢。

  ……

  首周上演的十场剧目民族色彩鲜明,观剧人数几乎场场爆满。《冰山上的来客》两场演出座无虚席,开演前剧场外仍有焦急求票的观众。《木卡姆印象》更是一票难求。带有柯尔克孜族史诗元素的舞剧《英雄·玛纳斯》演出现场气氛也同样热烈。

  演出如此受热捧,充分表现出社会各界对民族文艺的认同。本届会演迎来“开门红”,源于剧目创作力求的“高颜值”与“深内涵”。

  除了节目中演员自身的“高颜值”外,更重要的是舞美、灯光、多媒体在内的视听效果的“高颜值”,体现了演出团体创制的“深内涵”。

  检索各剧目主创相关负责人或团队,不难发现他们几乎在国际上也是享有盛誉的资深人士或团队。无论是《冰山上的来客》中近乎“无屏幕”电影的逼真视觉特效,还是《英雄·玛纳斯》中令人身临其境的民族历史布景,或是《木卡姆印象》里重现维吾尔族人民生活情景的大巴扎、葡萄园等,无不从中体现出主创人员希望实现行业前沿科技手段与本土深厚文化资源有机结合、打造精品的“工匠意识”。

  “通过服饰、乐器、道具等,我们有信心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英雄们的悲欢离合,加深观众对柯尔克孜族文化的了解。”《英雄·玛纳斯》执行导演汤成龙说。

  “拼内涵”当然不止停留在“拼”主创的层面,更关键的是节目与观众真正实现共鸣的追求。

  《冰山上的来客》发力于经典改编,创制全新的舞台视听和艺术表现效果的背后,保持了观众对经典剧情与人物的认同与回味,让他们从卡拉与一班长对国家民族滚烫的忠诚以及阿米尔、古兰丹姆之间纯洁的情感中找回属于自己青春岁月的共鸣;《英雄·玛纳斯》的创作与表演团队着力呈现柯尔克孜族艺术宝藏,让人们关注到瑰丽多姿的柯尔克孜文化。正如该剧演员柯尔克孜族姑娘古丽加玛丽·阿曼吐尔所说:“我要更加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柯尔克孜族。”《木卡姆印象》则在最大限度保持民族艺术原生态形式的基础上,诉诸共同情感——歌颂爱情与幸福的生活,让所有人感受到“像爱心爱的姑娘那样爱自己的祖国,像珍惜完美的爱情那样珍惜幸福生活”,从而达到认同与共鸣。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精彩剧目不断上演,观众的热情还在继续,人们共同期待有更多的民族文艺精品出现在这个舞台上。

 

 

傣剧《刀安仁》唱响“边塞伟男”传奇

【纠错】 [责任编辑: 白羽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943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