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他给社会献爱心 社会报他以关爱——“身边好人”颜展红意外受重伤获众人援手

2016年08月18日 20:04:19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8月18日新媒体专电 题:他给社会献爱心 社会报他以关爱——“身边好人”颜展红意外受重伤获众人援手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蒋芳 邱冰清

  8月16日中午,江苏省扬州市一家餐馆内发生液化气爆燃事故,造成三人严重烧伤。其中伤情最重的,是曾被评为央视“身边好人”、中宣部“扶贫攻坚典型人物”、江苏省道德模范的送气工颜展红。

  虽然事故与颜展红操作不当有关,但社会群众却表达了宽容和善意。截至目前,仅网络捐款就超过了20万元,其他渠道捐款仍在统计中。

  好人受伤引发捐助如潮 感人者被感动

  早上6点到8点,骑三轮车上门收空煤气瓶;8点半到下午5点半上班,中午抽空给煤气瓶充气;下午5点半到晚上9点,送煤气瓶;晚上9点以后,到证券公司看门……14年来,颜展红每天忙忙碌碌,为的是每多扛一个煤气瓶,就能多捐出5角钱,靠这种方式,他陆续资助了六七十个贫困孩子完成学业。

  如果没有16日的事故,老颜可能还要这样继续很长一段时间。然而一场液化气爆燃,让颜展红等三人遭严重烧伤,其中老颜伤势最为严重。

  餐馆负责人介绍,颜展红在处理液化气余气时不太小心,遇见明火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老颜之所以伤的最重,是因为他跑出现场后,又多次折返回去救火。

  现场视频录像显示,爆燃事故发生后,颜展红从屋子里跑到门口,从他人手中接过灭火器之后,又冒着浓烟冲进去灭火。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黄金华说,老颜全身烧伤面积达50%,是二度到三度的烧伤,受伤主要部位是在面部、双上肢、躯干以及呼吸道,17日做了气管切开,现在正采取通过快速补液抗休克的治疗,在48小时内都是危险期。

  “身边好人”灭火被严重烧伤的消息引发了舆论关注。一时间,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纷纷涌来。

  老颜的女儿颜林告诉记者,父亲出事后,扬州市总工会、江都区总工会、父亲所在的单位江都区信用联社、母亲所在的公司以及一些亲朋好友都来看望过老颜,事发当天就收到了约五万元捐款。此外,扬州市红十字会为老颜设立了专门的捐款账户,一些媒体也为老颜开通了捐款热线。

  网络上更多素不相识的人们也伸出援手。由江都好人联合会发起的“请救救江都好人颜展红”的网络筹款,截至17日,已经有4000多名网友献出爱心,筹款超过20万元。

  “好人有好报。我爸做了那么多年好事,现在大家都这样帮助他,我们全家都很感动。”颜林说。

  面对争议 人们对老颜表示宽容

  “身边好人”救火被烧伤,引发社会踊跃捐助,但一些质疑的声音也接踵而至。微博上有人认为,这次事故是由颜展红引起的,他是基于对事故负责才去救的火,谈不上“见义勇为”。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起液化气爆燃事件的背后,老颜确实是有责任的。餐馆负责人说,16日早晨9点左右,老颜来店里检修煤气罐时,左边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在做饭,右手的楼上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在晾衣物。在做饭的工作人员对老颜说:“你不要再修了,等我做好饭再修。”老颜可能是为赶时间没有听,结果煤气罐阀门松了,气流向上,碰上了明火烧了起来。正在做饭的工作人员被烧伤,火往上蹿,晾完衣服往下走的女工作人员直面大火也被烧伤。

  面对事故后的人财损失,餐馆老板显得有些无奈,但仍承认老颜有两点做得“地道”:第一,当火灾发生时,老颜不顾自身安危重返火场,把过滤瓶的阀门关上并且抱了出来;第二,在老颜还能说话的时候,他承认事故的责任在他,并且嘱咐自己的家人不要责怪餐馆,更不要去店里闹。

  “当时我先去医院垫付了费用,还有人嘀咕,说是老颜的责任,我说先不管这些,先把人给救了,他是个实诚的人。”餐馆老板说。

  不因犯错而否定好人

  扶不起的老人,伤不起的公德。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感叹社会上缺少知恩图报,颜展红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的善意和宽容。

  截至目前,从各个渠道涌来的捐款已经多达数十万元。但对于烧伤的后续治疗来说,仍然远远不够。“老颜年龄偏大,抵抗能力和愈合能力较差,治疗上的难度仍然很大。如果出现败血症,仍有可能危及生命。”黄金华说。

  “救救好人!”扬州市文明办负责人认为,每位“好人”的成就都源自平常心,他们没想过评上“好人”,更没想因此贪图回报。但是,给好人以好报,是社会的价值取向。知恩图报,是“好人”有好报的体现,也是涌现更多“好人”的催化剂。

  专家认为,对于颜展红在此次事件中的责任认定,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该谁承担的责任就由谁承担。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什么才是对好人真正的善意和帮助。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吴亦明教授说:“不能让好人吃亏”这种价值导向由来已久,在现实中,这种价值导向促成了“他都做了这么多好事了,我们不能再为难他”的社会心理暗示,人们之所以对“好人做错事”感觉不便较真,甚至不好意思提醒,就是怕好人心寒。

  “对于好与不好,要避免绝对思维。既不能因行善而疏忽责任,更不能因犯错而否定好人。”吴亦明说,尤其是在事后不逃避责任、进行了补救的“好人”,仍然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值得去救助和回报。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1941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