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装甲车中聊转型--对话陆军第39集团军某团"红八连"官兵

2016年07月05日 19:27:19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沈阳7月5日电 题:装甲车中聊转型——对话陆军第39集团军某团“红八连”官兵

  新华社记者李清华、郑文浩

  谈起陆军转型,有人认为99式坦克、武直-10才是标志,因为它们象征着陆军向信息化、飞行化转型的趋势。但现实并不是所有陆军部队都装备这些新式武器。

  在陆军第39集团军某团“红八连”,他们的非凡成就再次证明军事上一个永恒的定律:决定胜负的,不是装备而是人。

  记者和八连官兵的对话,从轰鸣的装甲车中开始……

  “这个装甲车看起来很旧,装备时间应该很长了。”记者问。

  “您先把头盔戴好。”连长梁凯不紧不慢地说,“否则车一开动起来非撞破头不可。”

  “89式!国庆50周年阅兵时就出来了。当时可算得上是先进武器!”坐在旁边的排长李凯搭话。

  驾驶员启动装甲车,随着一声轰鸣,一股浓浓柴油味立刻充满整个舱室。

  “您习惯这味吗?”指导员寇星星问。

  “还凑合。”记者回答。

  “这就不错了,这次我们把上面的舱门都打开了,实际训练中都必须关闭!”寇星星解释。

  “可不是,夏天这‘铁罐头’里得40摄氏度。我们还得全副武装,特别遭罪!”

  “全连不都这样吗!?连长、指导员不也在车里面跟大家一起训练嘛!”

  ……

  几名战士在车内聊了起来。

  “好像机械化步兵连都有专用配属的指挥车?”记者问梁凯。

  “过去行啊!永远的一线平推,永远的前三角、后三角步兵战术。指挥员在后面指挥车里下令就行了。”梁凯扶了扶头盔,“现在不成了,几十年老套路,打不赢未来地面战!”

  坐在行进的装甲车里,柴油味、机油味、汗臭味,加上装甲车爬坡越野带来的颠簸起伏和巨大噪音,让记者很后悔为什么要吃早餐。

  寇星星说:“观念的转变,真得感谢蓝军部队。我亲眼看着装甲车一辆接一辆的激光对抗装置开始冒烟,毫无还手之力。”

  “车速稍微慢点。”梁凯吩咐完驾驶员后说,“所以连队党支部决定,在演习训练中,干部都要上各班组的单车。我们得知道在转型战场上,一线立足现有装备缺什么、该咋办?”

  寇星星接过话说:“比如说,我们最怕通讯连不上、机动跟不上,因此就得依靠现有装备实现动中通,还是复杂电磁环境的动中通。”

  梁凯又说:“最关键是我们连长、排长、班长转换思维,原有固定思维不打破,没戏!”

  驶进射击场,装甲车停了下来。场地中一些正在进行枪械分解结合训练的官兵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王亚男,用时15秒!”一位战士熟练拆解组装着一把手枪,好像神奇的魔术。话音刚落,又传来了声音:“邹良宇,用时14秒!”

  “这打破了我们师里的记录。”寇星星告诉记者。

  “练这些还有用吗?”记者有些疑问。

  “我们是步兵连。无论战场怎么变,步兵还是要靠手中的枪。”寇星星说,这要依靠干部士官的丰富经验,一对一帮助新兵,尽快提升技能。“这种一对一,还包括体能训练。团里的400米障碍场基本上被我们连包了”。

  “训练压力这么大,当八连的兵够累!”记者感叹。

  寇星星有自己的看法:“实话讲,我们战士都说:不怕累,就怕折腾!”

  “累和折腾有啥区别?”记者问。

  “为了军事训练累,为了掌握新技能累,为了学新知识累,战士乐在其中。他们最怕形式主义的瞎折腾!”寇星星说,在转型讨论中,党支部乐于听取全连官兵的批评,敢于将意见建议向上级反映,甚至向不合理的、和战斗力提升无关的检查评比说“NO”。

  不知不觉间,记者在靶场走了一个上午。“中午我们连队党支部支委有个现场教学。”寇星星告辞,并找了个战士带着记者尝他们的“战地”午餐。

  这位来自长春的95后战士叫李航,是名大学生士兵。

  “在八连当兵不容易吧。”记者问。

  “训练场上玩命,闲下来还要理论学习,挺累的!”李航回答。

  “你能适应理论学习吗?”记者再问。

  “连长、指导员带着我们分成小组,学的多了、写的多了,就融进去了,明白了‘红八连’的意义。这牌子不能砸在我们手里,所以很多战友都开始自学新技能、新知识。”李航很骄傲,除了军事杂志,他们还需要专业学习,比如新式火箭筒的使用、战场通信知识、动力维护维修等,“太多了”。

  ……

  边走边聊,记者不知不觉中走到炊事车旁,打上一份“战地”午餐:豆角炖排骨。

  这菜,真香!

【纠错】 [责任编辑: 黄锐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40111916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