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顺应市场调结构让乡亲快快富

2016年06月28日 17:20:21 来源: 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李杰

灵寿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区丘陵占88%,平原仅占县域面积12%,是革命老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长期以来农业种植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低。

“增加农民收入,首要是顺应市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让乡亲快快富裕。”日前,国家发改委驻灵寿县南寨乡马家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唐继发说。马家庄及周边广大贫困群众以种粮为生,根本出路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记者赴灵寿农村采访,了解到广大农民群众正如唐继发所言,努力从农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脱贫致富。

市场是导向

“前年行情好,每斤5块多钱,去年才两三块钱。”在马家庄村葡萄园里,57岁的马伟成对记者说,原来村民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除去成本所剩无几。2011年和几户乡亲一起开始试种植葡萄,经过几年摸索,种植技术慢慢成熟了,效益也逐年提高,可市场价格波动却引起他们高度重视。马伟成说,市场行情一好一坏,收入可谓天壤之别!

“种葡萄比种小麦、玉米强多了。”同村的马玉辰说,他在自有和流转过来的28亩耕地里种植葡萄,在去年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每亩葡萄收入8000元左右,除去有机肥、浇水、加工、用工等费用3500-4000元,亩收入约4000元,还是比较划算的。

与马玉辰相邻,农户夏去江正在自家桃树地里干农活儿。他说:“这一片的水果多是近销,种葡萄多了价格肯定下滑而且不好卖,因此俺就种了30多亩‘寿桃’,去年市场行情好,每斤桃批发7块钱,每亩产桃2000多斤,纯收入近20万元。”

“广大农户的市场意识较强,虽说葡萄种植时间不长,但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马家庄村‘灵莹舍’葡萄获得了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并在第十九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了银奖。”灵寿县农业畜牧局干部李京介绍。食用菌行业也是这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群众开始食用菌栽培,经过近30年的发展,菇农种植技术成熟,不断调整出适应市场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食用菌品种,形成了“灵洁”等多个远近闻名的食用菌品牌,远销广东等地。

据李京介绍,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该县一方面抓“整合”服务,统筹协调财政、发改、国土、林业、水务、扶贫、科技等部门涉农项目向基地集中投放、打捆使用,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另一方面抓品牌建设,积极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先后被授予“河北省食用菌之乡”“中国金针菇之乡”“全国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誉。

增收是标准

在该县燕川乡西庄村,记者看到肉牛养殖场里,黄白相间的牛儿正在吃草;柴鸡养殖园里,工作人员正在收鸡蛋;淡水鱼养殖水面波光粼粼,一群群鱼儿吐出一串串的泡泡……

“农民能否快速而持续增收,是调结构的中心和标准。”燕川乡党委书记张金龙介绍,2011年,在外经商的李四牛当选为西庄村委会主任,他集思广益成立了永恒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90%的村民入社,流转滩涂地300多亩,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种养、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农业技术、统一品牌和销售”。“一个人、一个合作社,带动了整个村庄群众的增收致富。”张金龙说。

56岁的西庄村民赵梅花说,她将自己1.7亩耕地流转给合作社,租金每年每亩800元,并且每年以10%速度上涨,涨到每年每亩1200元为止。她又给合作社养鸡,每月工资3000元,现在她一年挣的钱顶过去好几年的收入。

李四牛告诉记者,随着种养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农业迅速崛起,相继开发了荷藕泥鳅套养园、甲鱼养殖池、淡水鱼养殖园、肉牛养殖场,木耳种植大棚和苗圃基地散养柴鸡。如今,该村在石家庄开设了农副产品专卖店,食用菌、有机蔬菜、核桃、莲藕、鱼类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据记者调查,随着农业转型升级,耕地的产出和收益增长较快,直接带动了各地土地流转租金的上涨。如南寨乡马家庄村,土地租金已经上涨到每亩每年“双700(700斤小麦和700斤玉米的价格)”,最高年份高达每亩每年1600多元。同时,发展葡萄种植,年度每亩葡萄园雇工费用均在1000元以上。现在,农民流转土地不仅能挣租金,而且打工还能挣工资,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脱贫是目标

据灵寿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工作办公室相关同志介绍,截至去年年底该县有120个贫困村,1.56万个贫困户,4.39万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6.3%。按照规划,今年1.33万人将实现脱贫。

唐继发说,灵寿是国家发改委定点帮扶县之一。自1990年以来,先后派遣123名干部在地方挂职,重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帮扶相关产业发展,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在国家帮扶的基础上,该县还实行县领导分包责任制,“四大班子”成员每人都联系1个乡镇、1个帮扶村、3个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联系乡、村、贫困户工作。

“围绕特色农业,突出‘七个抓手’,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李京介绍,从抓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龙头企业、品牌、资金整合、服务、科研等方面,发展食用菌栽培,打造“万亩食用菌产业园”,广大山区中药材种植,确保年底实现中药材产值1.15亿元目标,带动2万余户农民增收。

“灵寿县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滞后,最主要的矛盾是解决群众脱贫致富问题。”灵寿县委书记宋存汉认为,坚持生态富民,发展绿色农业,利用传统产业基础和荒岭荒坡、滩地等资源优势,扶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特,打造一批富民产业。

据了解,该县在丘陵区实施了200平方公里核桃基地建设项目,在平原区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650万平方米,年产量12.5万吨、产值6.2亿元、纯收入3.5亿元。力争3年内,开发建成一两个1万亩以上、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示范区域“荒山得到有效治理,土地得到有效利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纠错】 [责任编辑: 华政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097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