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党史故事:董存瑞舍身为国报道稿曾被“枪毙”

2016年06月28日 15:50:14 来源: 北京晚报

  原标题:董存瑞 舍身为国的英雄

  68年前的5月25日,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轰鸣巨响,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生命化为永恒……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的苍松翠柏间,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纪念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然而董存瑞的事迹曾有过“争议”,有关他舍身炸碉堡的报道,也是事发40多天后才得以见报。

  舍身为国用手托起炸药包

  1948年5月25日凌晨,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突然,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出现了暗堡,我军总攻受阻。

  此时董存瑞挺身而出请战,“让我去炸,保证完成任务!”随后挟着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董存瑞的腿部受伤,他强忍疼痛,拖着腿、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然而这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也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支架……这时,我军发起了冲锋,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镇定地用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曾有“争议”的战斗英雄

  董存瑞牺牲后,时任东北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程抟九撰写了报道稿《马特洛索夫式的伟大战士——董存瑞》,并向《冀热察导报》的林记者汇报了董存瑞的壮烈事迹,希望在党报上发表。林记者看完稿子,表情严肃地说:“这个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使人敬佩,可是,要从领导上检查,恐怕就有问题了。这个战士本来是可以不牺牲的。他没带爆破支架,说明准备工作还做得不细……”一席话给程抟九当头一盆冷水,报道稿被“枪毙”了。

  据程抟九了解,董存瑞的连队属于总攻的第二梯队,参战前,就已经把半数的三角爆破支架支援给第一梯队了。董存瑞在炸掉桥型暗堡前,已经完成了9次爆破任务。当时爆破三角支架已经用光了。

  牺牲46天后事迹得到宣扬

  隆化解放后,时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的程子华得知董存瑞这一壮举,十分震撼,连夜令秘书齐肃收集材料撰写新闻报道。终于在董存瑞壮烈牺牲46天后——1948年7月11日,冀察热辽党报《群众日报》刊登了(前线电)齐肃撰写的《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该报还同时刊登了程子华题为《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的署名文章。从此,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宣扬开来。

  英雄尸骨无存以木代骨安葬

  今天在隆化北郊,董存瑞陵墓下既非英烈遗骨,又非英烈遗物,而是一块木牌。

  在董存瑞拉响炸药包时,大桥北半截被彻底炸毁。据程抟九等人回忆:他们只能看到一堆破碎的水泥、砖石,他们徒手扒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董存瑞的遗体,哪怕是一块零碎的骨肉、衣服残片……

  英雄虽然尸骨无存,但精神风范永驻人间。1954年,隆化县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烈士墓中埋葬的是一块楠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韩小昆)

【纠错】 [责任编辑: 陈俊松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29096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