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王甫:《红色气质》胜在“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6年06月27日 18:42:04 来源: 新华网

图为央视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导王甫发言。新华网 陈竞超摄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 “融媒体时代正面报道的创新——以《红色气质》可视化全媒体产品为例”研讨会,27日在新华社召开。

    央视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导王甫认为《红色气质》是新华社一个标志性的变化。由传统通讯社走向网络通讯社,由传统的文字传播走向视觉传播,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化。对于新华社的同行也好,对于影视界的同行也好,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红色气质》成功在“腹有诗书气自华”

  说到《红色气质》,特别是“气质”两个字,我们经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肚子里有货,气质就有了。那么这个片子“腹有诗书”在哪儿?货在哪儿?内涵在哪儿?

  首先,反映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反映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完整和持续,是深深隐藏在这个片子下面的基石。如果同样的技术手段,我们写别的题材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反响,写中国共产党,写中国民族的脊梁,最优秀的这一部分人,最优秀的这一部分气质,最优秀的这一部分人的精神世界,这个立意是非常高的。我们这个片子就要承担这样一个作用,让老一代人,让青年一代人重新认识到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信仰的力量。这个片子里,几乎从头到尾没有说口号式的话,但是基点打在这儿,是这个片子最成功的前提,也是这个片子实现突破的最有利的抓手。

  第二,“腹有诗书”就是现在一千万张的图片资料。这一千万张图片资料,不只是有形的图片摆在那儿,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图片采制、编辑、录入、选用,对这种精神的一种打磨,对这种人文精神的打磨,这些体现在主创人员身上,体现在他们的每一个艺术追求里。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素材的积累,和对这些素材从各种角度、各种生活细节对共和国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认识,没有这种积淀,就很难达到这种艺术的高度,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陈老师谈的,她比较熟悉的片子就有400万张,这是不得了的事。如果熟读唐诗300首就不得了了,如果有400万张片子在肚子里,那就更不得了。我在电视上看到很多名导演和有名的后期制作人员,但是在这样的专家面前,他们那些技巧是不足为道的。一定要有大量的阅读历史镜头之后那种深刻的感悟,这也是很重要的基础。

  第三,“腹有诗书”还体现在整个制作方面,以静求动的艺术追求。图片就是静止的画面,但是怎么把静止的画面做出动态来,这里面用了很多技巧,比如2D转3D,黑白转彩色,以及大量的空画面移动镜头。另外里面还有一些经过精心策划的视觉奇观,比如说瞿独伊迅速从老年变成少年。三中全会前面都是空椅子,然后一排排出现了人,这都是在画面上做出来的。70年国庆的飞机迅速转变为95,小独伊在一个历史时空隧道里一步步往前走,这些视觉奇观的效果非常打动人,非常吸引眼球。这些以静求动,把我们的图片变成动的画面,变成有冲击力的视觉形象,是新华社以及这个图片库以后长期坚持的方向,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红色气质》击中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整个创作是在宣传我们党的精神,但是紧紧贴住人,没有从口号出发,没有从主义出发,没有从各种各样的原则出发。最感人的,一个是小独伊和她父亲的这种时空跨越,还有就是焦裕禄的儿女和焦裕禄的时空跨越,这些都是人心里最柔软的一部分,确实击中了人内心里最柔软的一部分。亲情,是最能打动人的,这看起来没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看后是让人经久不忘的,是让人能体会到其中的人文精神的,还有人文精神背后的政治信仰。而更好的是,把这种人文精神和政治信仰融为一体,融为一种亲情,让所有人都能接受它,这一点是很难的。

  《红色气质》的细节处理体现工匠精神

  这部片子在细节方面的匠心精神、工匠精神也是非常好的。电视行业本来就是一个耍手艺的,以前我们说做电视要一个一个画面仔细地做,这个片子里每一帧画面都是经过考虑的。我们最早看到画面的时候,三维的画面,当时看很困难。另外还有一些细节,最开始和到结束的时候是两段单口口琴,就是创造一种效果,有点孤单,又有点沉静和思考的效果,非常好!

  总之,这个片子从一个家庭、从一个人,最后看到一个党,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家庭的气质,最后看到一个政党的气质,看到一个信仰。

【纠错】 [责任编辑: 张立红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48129093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