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这里的山水不会忘却——追忆“沂蒙六姐妹”最后离世者伊淑英

2016年06月27日 16:43:01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6月27日电 题:这里的山水不会忘却——追忆“沂蒙六姐妹”最后离世者伊淑英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被绿水青山环绕的山东临沂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一片片红瓦房散落在山间岭地,远离都市的生活显得静谧悠然。63岁的郑步祥却觉得心里空出了一大块,因为自己的娘——伊淑英走了。

  伊淑英,是著名支前模范团体“沂蒙六姐妹”的一员,也是6人中最后辞世的老人。伊淑英自2012年起,因患有脑溢血长期卧病在床。2016年6月21日,伊淑英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伊淑英老人一生养育了4儿1女。4个儿子中,长子与次子先后参军入伍,四子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郑步祥是老人的第三个儿子。自从老人罹患脑溢血后,子女们每周一人专心照料起居,4年中从未间断。伊淑英去世时,恰好轮到郑步祥照顾老人。

  “老人走得很突然也很安详。”郑步祥说,老人被子女照顾的这些年,看上去孩子是老人的靠山,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孩子们在心里依然将老人当作依靠与支柱。

  当时光回溯到战争岁月,伊淑英、张玉梅、杨桂英、伊廷珍、龚贞兰、公方莲形成的“沂蒙六姐妹”则是人民子弟兵的依靠。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就带领烟庄村人为前线烙出约15万斤煎饼,筹集军马草料约3万斤,拆洗军衣8500余件,缝制军鞋超过500双。

  “俺娘参与了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和淮海战役的支前。现在咱都很难想象,老人们是怎么克服困难做出这么多贡献的。”郑步奎是伊淑英的二儿子,也是烟庄村的老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别看老人识字不多,但经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锤炼出的眼界和心胸是成长在和平环境的人们难以比拟的。

  郑步奎的印象中,老母亲经常这样训导后辈:那时候粮食少,花生壳、玉米芯都磨成煎饼面。做出来的煎饼一碰就碎,小伙子们就揣着一袋碎末末的干粮上前线,还不一定能活着回来。现在日子好过了,还能挣工资,哪还能不把工作做好。

  交谈中,伊淑英老人的儿媳们从屋里拿出几双鞋垫和鞋底。“你看这绣花都是俺娘缝的。手脚只要灵便,她就愿意缝鞋垫、做鞋底。眼神不行了,缝一双要两天,还是要缝。”郑步奎把这绒面鞋垫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他说老母亲带着这样的鞋垫,去北京、去上海,去看国旗班、去看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小伙子们。

  解放初期,伊淑英因组织能力出色、群众口碑出众被选派到新解放的地区建设党的基层组织。随后很长一段时间,伊淑英承担着区一级的妇女工作职责。在儿女记忆中,伊淑英是个思想开明又闲不住的人。

  后来上了年纪,伊淑英又有了新“任务”:为青年人讲述亲身经历的历史。身体好的时候,老人一天能讲4次,最长的时候讲过两个多小时,听众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人。2012年后,老人身子不方便,可哪怕坐在床上也能讲上半小时。

  伊淑英的子女们至今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后,老人一次捐出数百元钱。家里人都吃了一惊,因为平常老人连自己的零用钱都不舍得花。

  53岁的村民徐志香说,老人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是远近闻名的。1975年出生的亓玉山说,他依然记得小时候听伊奶奶讲故事的日子。

  如今的烟庄村,不再是那个连吃饭都愁的穷村,2000亩果园成了村民的“摇钱树”。村口还盖起6栋崭新的楼房。郑步奎说,苹果行情好的时候,村庄350多户人家能有三分之一年收入超过15万元。

【纠错】 [责任编辑: 黄锐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40111912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