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对于中小地震 公众没有必要过度恐慌

2016年05月26日 16:23:59 来源: 新华网

图为记者会现场。新华网 金佳绪 摄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金佳绪)近期,我国多地接连发生地震,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为帮助公众更多地了解地震情况,澄清不实传言谣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就近期情况进行介绍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地震活动情况如何?

  近期,公众感觉全球和国内的地震活动较多,引发了大家的忧虑。实际的情况是自今年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为3月2日印尼苏门答腊海域7.8级地震。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从近5个月的地震发生的频度来看,目前全球地震现状仍处于多年平均水平。

  2016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4级以上地震41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9次,其中包括影响较小的深源地震1次。今年年内最大地震为1月份发生在青海门源的6.4级地震。进入五月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发生5级地震4次,分别是11日西藏丁青5.5级、18日云南云龙5.0级、22日西藏定结、定日两次5.3级地震。

  在此,需要和公众进行交流的是,地震活动具有时间上不均匀的特点,有的时段相对较少,而有的时段相对密集。今年4月全球7级地震较密集,5月中国大陆5级地震较多,但从全年的频度来看,全球及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仍处在多年以来的平均水平。从影响来看,今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往年相比,相对较轻。

  能否说我们现在正处于地震多发时期?

  从媒体到社会公众,大家都在反复询问这个问题。其中一个特征是,从全球尺度来看,自2004年发生在印度洋的地震海啸之后,全球进入了地震的多发时段,而这种地震活跃的特征也已经持续近12年。

  从国内情况来看,从2001年发生在青海昆仑山口西的8.1级地震之后,我国大陆进入了7级以上地震的活跃时段。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历过2次8级以上地震,4次7级以上地震,但是这些地震分布于15年的区间里,处于正常范畴。这也正好印证了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

  我国“地震多”的特点和近期感受到的地震活动相对频繁之间,既是相互联系,同时又有所区别,没有必要过度忧虑。例如我国的华北地区,当前就处于一个地震活动相对平静的时期,自1998年1月张北县的6.2级地震之后,已有18年的时间未出现过6.0级以上地震。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既是当前紧迫的任务,更是我国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

  对于特定区域来讲,发生破坏性地震是小概率的事件,而发生有感地震的机会则相对较高。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努力,全国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都在普遍提高。因此,对于发生中小地震,公众没有必要过度恐慌。

潘怀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新华网 金佳绪 摄

  如何科学防震避险?

  如今,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多种关于地震的信息,相关部门也会将震情、灾情、以及抗震救灾的组织情况等信息通过网络向公众发布。但是,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其中也存在着关于地震良莠不齐的信息,甚至是地震谣言的存在。所以公众在关注网上地震信息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了解地震相关常识以及防震避险的知识。

  对于未来地震风险的判断和预测,大家都很关心。根据我国防震减灾法的明确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预报意见。当然,围绕地震中长期趋势的研究所进行的科学论文的发表不在禁止之列。所以作为社会公众,要提高对地震谣言的判别能力。

  如果网络上存在某些组织或个人,甚至打着“专家”的旗号发布预测预报的意见,公众应采取“不相信、不传播”的态度。同时,公众也要注意随时接收、关注地震部门所发布的地震信息,了解地震活动情况,了解自己所处区域的地震风险,采取科学理性的应对措施。

  普及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让公众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地震十分重要。今年6月1日起,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开始实施。以此为指导,我国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国家地震工作部门也会加强地震公共服务,及时测定并通过多渠道快速发布地震信息。

【纠错】 [责任编辑: 张立红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290155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