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让卫星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品牌论)

2016年05月23日 04:22: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卫星技术开始取得突破。1970年,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标志着中国能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此后,中国卫星行业实现了一连串的技术突破。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卫星发射的数量、种类和功能有了质的提升……这些都为后续卫星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积累了技术经验、准备了条件。

进入新世纪,中国卫星取得了更多成就。2000年,中国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卫星发射数目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大。2015 年,中国平均每10天就有一枚火箭将一颗或多颗卫星送上天。强劲的卫星需求推动卫星发射数目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底,中国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超过140颗,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卫星发射成绩固然可观,然而卫星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时至今日,在卫星应用领域关键系统、设备上的制约,仍是中国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正如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庆国所言,我国卫星产业领域存在“天”长“地”短、天地失调的明显短板,即地面应用系统的发展还不够。从轨道运行的卫星数量看,中国是卫星大国,但在卫星应用方面,中国还不是强国。

为推动卫星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2006年,国家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纳入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提出了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目标;2011年,指出要重点建设空间基础设施。尤其是2015年,国家陆续发布了几项重要政策,包括《2015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等,都对推动卫星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如今,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的合力需求推动下,中国卫星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北斗”作为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代名词,其产业链基本形成,“北斗+”时代开启;高分卫星投入使用,遥感数据商业化到来;通信卫星应用逐步拓展,天基互联网初露端倪。

与此同时,中国卫星产业也开始“走出去”,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入。目前,中国已先后向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出口卫星,与法国合作研制中法海洋卫星等。中国卫星在海外的应用也不鲜见,如中国卫星先后为巴基斯坦地震、冰岛火山爆发、泰国洪水、墨西哥湾海上溢油、玻利维亚火灾等外国灾情提供卫星影像援助。近年来,北斗系统与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关国际组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应用,成为中国卫星走出国门、实现全球服务的明星。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天基丝路”将与很多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涉及发展中国家国计民生的防灾减灾、智能交通等领域,联合研发具有竞争力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及其综合应用。

未来,随着“互联网+”、“一带一路”、“军民融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卫星应用将在技术与资本的合力助推下,构筑新的产业生态。中国卫星应用产品将有望接力高铁、核电产业,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新名片。

【纠错】 [责任编辑: 华政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005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