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我国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取得突破

2016年04月24日 18:40:26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4月24日专电(记者赵宇飞)重庆西南医院成功实施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手术——为患者感染坏死的大腿骨接上了一段14厘米的人工骨,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从而避免了截肢。这标志着我国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取得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的重大突破,为原本只能选择截肢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出现的骨感染患者近60万人,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往往只能选择截肢。”该院骨科教授谢肇说,多年来,科研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感染性骨缺损领域,其基本思路是“用新的骨头替换已坏死的骨头”。

  刚开始,此项研究就遭遇最大障碍。患者自己的骨头基本不可行,不仅骨源有限,且一旦患者感染、缺损的骨头过多,就无计可施。因此,最佳的选择是他人的骨头,但由于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必须对需要移植的骨头先行处理,而这样一来,骨头的活性成分往往会消失,无法与病人的骨头连接。

  对此,科研团队将人体干细胞抽出,进行体外培养,先给干细胞注入营养液,让细胞分裂,再注入骨头内。“骨头就像海绵,干细胞就像塞进海绵孔里的一颗颗芝麻,赋予了骨头活性。”谢肇形象地说。

  “新骨头”有了活性,但没有血管,无法供血。经反复研究,谢肇决定引入膜诱导技术,即在清除坏死骨头后,将俗称骨水泥的骨粘固剂放进坏死部分。约8周后,骨水泥的周围会形成高度血管化的类骨膜组织。这些类骨膜组织的血管密度非常高,有大量的生长因子,正好解决了骨供血问题。最后,再用“新骨头”代替骨水泥。

  来自贵州的6岁患者君君是此项新技术的首名受益者。2014年9月,君君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右大腿骨折,并引发骨感染坏死。由于感染的骨头长达14厘米,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选择截肢,而谢肇决定利用膜诱导技术进行治疗。

  2014年12月,君君接受了第一次手术,医生先将其坏死的14厘米骨头清除,放上骨水泥并缝合。去年3月又进行了第二次手术,类骨膜组织已形成,医生用注入干细胞的“新骨头”替换了骨水泥,让骨头与骨膜组织紧密结合。近日,君君到医院进行复诊,其恢复情况良好,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

  “这是此项技术的首次应用,标志着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的突破。”谢肇表示,该技术适用于骨感染、骨缺损患者及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开辟了全新有效的治疗途径,让此类患者避免截肢。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楠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481118719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