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严文斌:中国国际形象的“他塑”和“自塑”

2016年04月07日 17:37:53 来源:

    4月7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论坛在总社大厦多功能厅举行。图为新华社国际部主任严文斌发表演讲。新华网 陈竞超摄

  4月7日下午14:30,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论坛在总社大厦多功能厅举行。与会领导和嘉宾围绕“战略与路径: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主题发言。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主任严文斌发表题为《中国国际形象的“他塑”和“自塑”》的发言。以下为精彩摘要。

  如何实现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国际形象从”他塑“到”自塑“的过度?我提出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一、实现中国国际形象“他塑”到“自塑”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担当。在重大国内外突发事件、重大国际舆论和重大国际关切面前,通过创新国际传播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和体制机制,掌握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事关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二、把握国际舆论中攻守易形的基本态势,迅速推动中国国际形象塑造向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转变。中国不断从边缘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逐渐开始从国际问题的配角转为主角,中国国际传播逐渐从“无声”到“有声”,必须在重大和热点问题面前敢于亮剑、善于发声,释疑解惑,发挥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中“定音锤”和“压舱石”的作用,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争夺国际话语权开始从守势转向攻势,中国国际形象终于走上了从”他塑“过度到“自塑”转变的国家行为。

  三、做中国价值的构建者,不当西方观点的搬运工。一是迅速建立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二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必须突出中国视角,提出中国观点,发出中国声音,避免成为西方的传声筒。三是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军事能力、话语权和价值理念提升的全过程。

  四、快说、敢说、会说。表达是思想的外衣,好的思想、观点要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用图像化化、形象化、情节化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快说”,就是体现时度效要求,无缝对接,尽快发声。与国际知名媒体争抢时效,第一时间发出中国的声音,阐明中国的立场。“敢说”,就是坚持国家战位、全球视野,在国际重大问题和涉华热点报道中,既要准确阐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突出中国立场、中国观点、中国视角和中国主张。“会说”就是思想,会表达。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就是“把‘道’贯穿于故事之中”,就是把中国的主流价值进行“编码”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让人悟“道”,由此内化于心。

  五、自塑既要因势利导也要弯道超车。一是充分运用西方主流媒体的传统影响力,利用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和重大国际会议,在主要的纸媒上开辟专版;二是通过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和其他户外媒体上传播中国声音;三是通过海外主要社交媒体,如推特、优兔和Facebook等西方现成的传播渠道;四是通过世界媒体峰会、金砖国家媒体峰会等机制;五通过与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深度合作。

 

【纠错】 [责任编辑: 肖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9128872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