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人民日报:找棵树葬亲人,简陋吗

2016年04月05日 06:56:35 来源: 人民日报

  选择生态葬,其实是选择了一种时尚的生命观照方式。简,并不是陋,而是一种更高级的美学

  有一年清明节,跟妻子赴杭州,为其祖父扫墓。说是扫墓,并没有墓。陵园里一处小坡,坡上树木成行,其中一株下葬着老人的骨灰。也有墓碑,但与地面平齐,躺在树下。坡上青青草,被工人料理得整整齐齐,树木修整得也美。微风轻吹,枝条舒展,幽静肃穆而不阴森,顿时觉得:老人葬在这儿挺不错的。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树葬。说实话,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生态葬不是草率葬,它不仅环保,而且很体面。

  选择树葬、海葬、花葬等生态安葬形式,如果说人们还有些顾忌的话,主要还就在“体面”二字上。

  环保账一算,没有谁会反对。占地少当然比占地多更有利于子孙后代;经济账大家也都算得过来,买墓穴、树墓碑、加刻碑座,乃至“风光大葬”,当然比生态葬的花费大。唯独心理账有点芥蒂——找棵树就把亲人发送了,是不是太轻描淡写了?对得起亲人吗?更不用说我们有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孟子曰:“惟送死可以当大事”,这不“大事”化小了吗?我们还有依依不舍的亲情牵挂。我在荷兰和当地一位华侨朋友聊,他20岁前都不会说中国话,但给父亲办葬礼还是很“慎终”了一下。“这是他这一辈子最后一件事,我求心安。”

  怎么才能打消顾忌呢?应该对症下药,不能光讲经济、环保,要在“维护逝者体面”这张牌上下功夫。

  服务要精心。比如,树葬、草葬,墓园的形貌和维护要让家属安心,不能衰草枯杨,一片衰颓,让人家产生“乱坟岗”“无主野坟”的联想。体面不等于奢侈浮华,但自然而美观还是要保证。让亲人安眠在繁花细柳簇拥下,起码感觉上能安心。

  更关键是,要为生态葬正简陋之名,消除刻板印象。生态葬其实蕴含着生命的洒脱、利他的德性,还有时代的特色。选择生态葬,其实是选择了一种时尚而旷达的生命观照方式:简,并不是陋,而是一种更高级的美学;寄托哀思的核心在怀念亲人,而不在奢华地垒那个“土馒头”;碧海为棺、蓝天为椁、秀树为灵位,无碍亲人的音容和德行在我们心中的饱满。

  只要那颗缅怀的心不变,牵挂的情浓郁,换一个生态环保的形式安葬,不碍慎终追远的精神。(李智勇)

【纠错】 [责任编辑: 张道营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28862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