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专家提出创新气象服务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016年03月23日 20:08:54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题:“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专家提出创新气象服务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倪元锦

  今年3月23日是第五十六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当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暴雨仍在持续。近年来频发的高温、干旱、内涝、寒潮等极端天气,对我国气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何通过个性化、创新性的气象服务,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记者采访了多名相关领域专家。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提出新挑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产生影响,并带来许多新问题,提出新挑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今年世界气象日致辞中表示。

  我国《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近百年我国地表平均温度上升0.9至1.5摄氏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气候变暖造成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1961年以来,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加,最高气温纪录屡创新高,高温热浪灾害频繁发生,以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为突出。年降水日数减少,但暴雨日数增加10%,极易造成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短历时暴雨增多增强。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本世纪以来,东北、华北和西南平均每年中等以上干旱日数分别增加37%、16%和10%。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气象灾害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严重,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城市气候灾害日趋凸显。

  “未来我国地表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高温、洪涝和干旱风险将加剧,高风险区主要位于东部的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将会逐渐加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将更大,由此带来的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重大工程安全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也将凸显,挑战将更加严峻。”郑国光说。

  旅游遇雾霾、雾区建机场:气象服务应兼顾日常与中长期

  “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的情况下,全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异乎寻常地增加。”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与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集中体现在:

  ——中长期的趋势预测。国家经济与社会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许多投资都需要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一个地方的气象条件如何,牵涉到投资的有效性与否。如有的机场建在雾区,结果出现多方面矛盾,如果能够早做气候论证,可能会避免更大的浪费。

  ——日常生活的气象服务。如旅游、度假和出差,甚至工作安排,都已经与气象条件联系起来。在一定时间段内,有的城市出现了产生雾霾的条件,可能就不适合安排大的活动,这就需要及时的气象服务。

  ——局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预警服务。救灾过程特别需要气象预报服务,而防灾减灾也不例外。极端天气的突现,往往超出人们的经验所能,如何准确预测并提醒社会启动一定的预警机制,十分重要。

  ——气象知识的普及性服务。如何通过适宜的知识传播渠道对大众进行经常性的气象知识教育,也是面临的一项新常态课题。

  个性、创新、零距离:气象服务尚需精益求精

  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发生后至今,“分区县预警”成为北京市气象部门应对灾害性天气的一把利器,可以实现暴雨预警平均提前量41分钟,雷电预警平均提前量62分钟,高温预警平均提前量10小时。相比全市范围预警,“分区县预警”更精准、更经济。

  如今,每天早上通过手机app查询天气、PM2.5的数值,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气象服务如何更加精确高效?未来如何发展个性化、创新性的气象服务?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锦楼认为,“精确”不只体现在时间频次上,还体现在地点上。雾霾、城市“看海”、热岛效应等,都和气象息息相关,气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结合城市下垫面的特征,联合住建部门等,做出关于城市气候变化的细化性预测。

  “在夏天,城市大区域的热浪加上城市热岛效应,会加剧危害性,给公众带来损伤,希望能为市民做出更有针对性的预警。”黄锦楼说,面对“霾效应”“热效应”及“水效应”,应着重在空间上予以细化和区分,提出更加精细化的风险防控措施。

  专家们认为,在形式上,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大数据”给气象服务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利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渠道创新气象服务传播方式;在内容上,应根据农业、渔业、城市生活、工业等不同行业和领域,推送更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使气象服务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晓朋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842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