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2016年02月24日 14:31:12 来源: 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了全面阐述、系统部署。其中,有关创新发展的论述高屋建瓴、层层深入:“十三五”时期“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这样,中心—核心—先发—引领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形成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实践链条、逻辑体系,进一步丰富了“第一动力论”的科学内涵,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可见,深刻理解、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关键是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第一动力”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要矛盾。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转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由粗放型发展转为集约型发展,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为什么能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第一动力”?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科技又是第一生产力。具体地说,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基因、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引擎、转变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芯片、创造新资源新要素的母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酵母、优化生态环境的杠杆,能够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因此,习近平同志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前就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各国在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上竞争激烈,科技呈加速发展态势。一国生产力先进与否,不仅要看经济总量大小,更要看科技水平高低。例如,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但由于科技先进,经济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美国能够长期保持世界超强地位,除了经济实力强大,更重要的是拥有各种先进科技手段,科技创新能力强。从我国国内来看,哪个地方突出科技引领,哪个地方发展就快、竞争力就强,深圳就是一个突出例证。我国要在总体上赶上时代潮流,必须依靠优越制度加科技创新实现发展跨越和竞争力提升。这是大势所趋、客观规律使然。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科技创新的潜力也是无穷尽的。从深层次考量,科技创新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魔力,就在于它基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深化认识和具体把握,创造出新理念、新手段、新工具,能够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运用自然力、发展生产力,进而改变人类社会。当然,科技的发展创新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依靠自身积累,科技创新还必须有制度、机制、人的素质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协同配合。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更是涉及理念、制度、机制、经济结构、人的素质等一系列因素。所以说,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具有引领作用,能够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各方面创新。

  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引领发展

  我们追求的创新发展,不是一般的科技进步,而是“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了新阶段、站上了新平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以往我们讲得较多的是发挥后发优势,适应的是追赶型发展;现在要更多地发挥先发优势,从追赶型发展逐步转变为引领型发展。这是一个大转型、大提升,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谋划、新动力。

  以往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之所以强调发挥后发优势,是因为当时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快速提高发展水平。比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是发挥后发优势的典型路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中,我们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同时充分发挥集成创新的优势,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并没有放弃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就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创造了“两弹一星”等科技奇迹,取得人工胰岛素和青蒿素等重大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再创辉煌,如荣获世界超算“六连冠”的天河二号计算机、连续40年保持安全的核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铁、快速发展的航天技术等。这些成果的取得,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紧密相关。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发挥已有优势,同时不断创造新的优势,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无尽活力,使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尽快跃居世界前列,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经过多年持续不懈努力,我国建立了比较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基础,经济实力、科技投入、人才力量、设备水平、研发水平等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靠引进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分工地位,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上一个新台阶,迫切需要在一些领域继续发挥后发优势的同时,在更多领域争取先发优势,以越来越多的领先科技成果领跑全球。从历史经验和当前国际竞争实际看,只有发挥先发优势的领先型经济,才能在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中占据制高点,才能实现中高端水平的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当下,国际竞争越来越成为以高端技术为支点的产业链竞争。如果不能在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形成先发优势,就会处处被动,甚至被挤出市场。

  由发挥后发优势为主转向更多发挥先发优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被世界历史证明了的科技发展不平衡规律,或称科技跨越式发展规律,即原来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跨越至先进行列。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先是意大利超越东方,英国又超越意大利,接着美国超越英国,后来德国和日本也跃升到世界前列。在21世纪,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什么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呢?我们应坚定信心、鼓起勇气、创造条件,“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将是一次历史性跨越,不仅将破解我国发展难题,而且将厚植我国发展优势,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实施“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结合方略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形成系统合力、依靠整体协同。除了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科技创新组织部署上尤须加强协调,包括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企业、民众相协调,大中小企业相协调等,形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实施“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推进方略。

  发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和带动作用。这就是“顶天立地”。当前,我国要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重点突破、形成先发优势。此类重大任务主要应依靠大型科研机构、重点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来完成。其中,大型企业是基本主体。它们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能够直接同市场对接,快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以自身转型升级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创新。重大科技项目要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力和活力。这就是“铺天盖地”。从国际和国内实践看,很多重要科技创新成果是由民间小企业创造的,它们靠一技之长发展成为科技“小巨人”,有的已成长为参天大树,对一国乃至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厚植科技创新优势,必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特别是大力培育和扶持创新型人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没有人才,科技创新就是一句空话。这就需要在加强政策扶持的同时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要形成社会协同创新机制,鼓励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全社会形成浓厚创新氛围、强大创新合力。(作者:杨承训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顾问)

【纠错】 [责任编辑: 李洁琼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287466261